葫蘆瓢的身世
by
flower
@
這是葫蘆無誤,只是沒有腰身。旁邊另有指頭大小的果實,可見腰身,但不明顯。
詩經裡提到的匏、瓠、壼,都是葫蘆。我小的時候,在外婆家用過水瓢,一直以為那是木頭製的。長大後才知,那瓢是今生,前世是葫蘆──葫蘆老了,不堪吃,就拿來使用,作成瓢。
可惜我家的葫蘆,幾代了,別說作成瓢,連吃都沒吃上...第一年不諳季節,種早了,收早了;第二年不識土性,不知土少了,土冷了,葫蘆也要抗議。今年是第三年....過猶不及,多種了兩棵,結果,搶土、搶水,搶養份...沒長好。但其實...這都無妨,一見瓜蓬連連,幼瓜纍纍,就叫人滿心歡喜。....
種菜,種瓜,觀賞用....無法計較收支平衡...^^
- Wenny Chen 因為丈母娘(您知道洋人對丈母娘有特殊的「看法」滴..)這麼有心,
當然要愛老婆愛到讓大家都閃瞎眼。
還可以驕其鄰里的告訴人家這小玩意兒的典故(您也知道洋人喜歡來這套)囉~See Translation - Citi Chang 如果真種出特大品種的葫蘆,丈母娘就可以對女婿說 Confucius 曾經計畫搭乘這玩意遨遊四海(乘瓠浮於海):p
如果沒種出那麼大,也沒關係,就說從前有位姓張的道士,他小小的葫蘆酒壺裡可以裝日月星辰、天地萬物。
如果更小,那最好,就告訴他同牢共卺的觀念,並且告訴他「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見,于今三年」,是先生對妻子深情的愛護。
如果萬一種不出來,就甭提瓠瓜這檔事。 See Translation - Vivian Fan 二難兄,那個浮於江湖的瓠重五石,大概會先把我的瓜架壓垮...^^
是說那個壺底乾坤的典故與懸壺濟世的,是同一個嗎?這得先查清楚,不然萬一洋女婿問為什麼懸壺而不懸桶,那我就啞口無言了...^^ 
#
花事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