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詩與台語文/淑瓊、Margaret


圖/晴陽

00

近日與友人聊到童年與往事與兒時遊戲,於是發現南腔北調,一種台語於南北各有音貌,甚是有趣。語源,原是源自民俗文化,源自生活情態,源自世代傳承。(by flower)


01 台語詩/淑瓊

我老爸的台語詩,爸爸口述,妹妹摘錄

窮書生
水太多耶米太稀 捧來照見我鬚眉
通通流落腹中去 三十六牙總不知

分離
十指纖纖奉一杯 問君此去幾時回
路邊野花君莫採 帶念家中一枝花

打鐵匠門聯
若無昔日ㄏ一 ㄏㄨ ㄎ一 ㄎㄡ ㄎ一ㄤ
(拉風箱) (打鐵聲)
哪有今日ㄌㄨㄥ ㄉㄨㄥ ㄑ一 ㄉㄨㄥ ㄘ一ㄤ

因為打鐵匠認真工作賺了錢,請歌仔戲表演
就寫了這幅門聯,一笑!

02  霜風/Margaret

一波波寒流,走在戶外,寒風迎面,突然沒來由想起老爸用台語說的「酸風很重」,小時候聽老爸老媽用台語這麼說時,我很自然以為是「酸風」,因為冷到極點而有點像吃酸梅的感覺,所以才叫酸風吧。

大學時念了語音訓詁後,適巧讀到柳永的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恍然大悟,啊!原來父母講的是「霜風」,冷如冰霜的風,好美啊,而且還能在宋詞中找到它的存在,我們使用的河洛母語保存了原汁原味,典籍看得越多,越能發現河洛語與上古音韻的關係密不可分,也因此我更珍惜自己的母語,它是如此保存著文學的光華,只是言者不知,但對照典籍,一下就發現末受高等教育的父母仍是口出佳詞。

近日寒風撲面,除了陣陣冷洌,我想到的是父母口中的「霜風」,和柳永所用之「霜風淒緊」,著一「霜」字,風之寒、凍、冰力道全出,形容貼切,用字之美,就算在霜風中發抖,也是要大歎文字之美,語言之美!(寫於2008/1/20)

03



*圖文及回覆與Facebook同步

Comments

  1. 第二首我好像有印象, 但忘了在那聽過, 這是貓大姐父親自創的詩, 還是代代流傳的台語詩呢??

    ReplyDelete
  2. 不是自創的,他沒那麼厲害,他以前受日本教育只有小學畢業,不過他很聰明會背好多詩。年輕時從來沒在管我們,老了後沒事忽然就一首首冒出來,上次我回去他也唸了幾首唐詩。

    ReplyDelete
  3. 哇, 那你們要錄下來啦, 這些都是語言學的教材

    我娘好像也有去上過幾天漢學, 但因為收養她的外公家, 很窮困, 需要她幫忙, 每天天微微亮就要下田去摘菜, 還要騎腳踏車從浮圳到大市場交貨( 我下回再問她看看大市場在哪裏), 回家又得煮三餐, 所以養外公就不讓她去漢學, 因此她沒有念過書, 但她每次都自稱是"田中大學"畢業的, 還騙了很多人, 因為日本有早稻田大學, 所以很多人一聽田中大學, 還以為也是日本大學名校, 我娘就會頑皮的說, 種田的都是田中大學畢業的

    ReplyDelete
  4. 很多唐詩都能用台語唸耶!...讀書時聽老師帶我們坐在月光草坪,用台語吟【錦瑟詩】,至今難忘。

    ReplyDelete
  5. 阿客提瑪February 17, 2012

    哈哈 ! 晴媽稱自己的母親為”我娘”, 怎麼讓人覺得是在看古裝戲呀?

    ReplyDelete
  6. 阿客提瑪February 17, 2012

    這打鐵匠門聯也是有音無字喔?

    ReplyDelete
  7. 不然, 要寫溫阿母嗎?? 我媽, 感覺上不尊敬, 我媽媽又太累人, 我娘, 簡單明白, 又有敬意, 雖有古裝fu,也請學長包涵一下囉

    鐵匠那個詩, 用台語念起來很有趣味

    ReplyDelete
  8. 我鄰居的小孩跟我家的一樣大,他們家厲行台語,現在他們叫媽媽,仍然稱呼"阿娘"。每次聽那小女生說:我還要回家問"阿娘",都覺得古時候的氛圍突然靠攏過來。

    ReplyDelete
  9. 我爸那一代, 都是用"阿伊"叫媽媽, 沒有叫阿母或阿娘的

    ReplyDelete
  10. 其實...我現在稱呼娘家媽媽是一個很少人聽過的用語,我稱呼我媽媽叫"凹ㄨ",我的姐妹都已改稱媽媽的叫法,只有我從小時候沿用至今,一直到結婚後,先生問我為何你的姐妹都叫媽媽,你怎麼跟她們叫的不同,我才發覺呢!

    ReplyDelete
  11. 問過娘家媽媽,為何叫"凹ㄨ",她說她小時候就這麼喊自己的媽媽...

    ReplyDelete
  12. ‎"凹ㄨ聽起來很像是阿母的簡省變音版, 有點像"就這樣"奱成"就醬"的感覺

    ReplyDelete
  13. ㄟ~經你一說,好像是耶!

    ReplyDelete
  14. 凹ㄨ不知有沒有可能是"媼"的變音...因為台語保留了很多國字最原始的念音

    ReplyDelete
  15. 這個字...我不會拼..呵呵!

    ReplyDelete
  16. 好厲害,你怎麼聯想到的,我終於解惑了,抱一個~

    ReplyDelete
  17. 念音相近, 也很謝謝鳥媽媽的凹ㄨ, 讓我想到了邅個媼字

    ReplyDelete
  18. 好學問,知道關鍵字...

    ReplyDelete
  19. 中文系的訓練, 對字音比較敏感一點而已, 沒有什麼學問, 花花小姐說的我們二個都是混來混去, 講到學問就...自動閃邊的那一型, 很符合我們二個的style!

    ReplyDelete
  20. 哈哈哈,打混的事就別這麼大聲了!講到學問...我們就自動閃到一邊當啦啦隊...^^

    ReplyDelete
  21. 啦啦隊, 不都要是長相甜美, 能舞能跳的女生嗎?? 花, 我們二個人OK嗎??

    ReplyDelete
  22. 初到貴寶地, 不知如何讓名字顯現
    樓上那個是偶^^

    ReplyDelete
  23. 我這中場插科打渾也被妳”巡”到?呵呵~
    晴媽都成了花想的啦啦隊隊長了,卻是初來!可見臉書”勢力”之強大。

    少女啦啦隊才要長相甜美,能舞能跳,咱們”資深”級的,文字甜美,能出世能入世,境界更高了!...^^"

    ReplyDelete
  24. 呵呵, 文字甜美比長相甜美更耐久, 這論調我喜歡^^

    再來補一下田中大學的軼事, 彰化地名有田中, 田尾( 目前以公路花園聞名, 是全台最大的花卉產地),所以我娘說她是田中大學畢業的, 許多人都還煞有介事的問: 彰化的田中有大學哦,什麼時候設立的...這個「唬人」大學的橋段, 從小看到大

    ReplyDelete
  25. 下面歌詞中的「抹」很美,到底是不會、不可、不肯,還是尚未?一個字蘊含很深的含意。

    國語通常要加個「不」字表達反面意義,台語裡正面反面各有一個字,一個字就解決,仍清楚表達。

    歌詞中引號註明的「抹」「沒」「未」「免」都是反面意義,各字發音接近,都有不同含意,台語真是妙啊。

    你的名我的命

    詞:黃文擇、郭樹楷 / 曲:阿輪 / 演唱:阿輪

    感情親像雲在走,勇敢向前衝過山嶺,
    想要停,風「抹」定,茫茫渺渺消失形影。

    憂愁的心千般苦痛,痴痴叫你都「沒」應聲,
    情「未」了,魂「抹」定,思思念念你甘知道?

    你的名,是我的命,
    我的命,刻你的名,
    撥「抹」開,拆「抹」散,請相信,「免」驚嚇。

    ReplyDelete
  26. 後來阿輪再推出「萬年奇緣」更離譜,詞、曲、編曲、演唱全包,各方面均是最高水準。都什麼年代了,竟能寫出此詞曲兼顧,高貴典雅,又能確切表達劇中角色人生無奈卻堅持自我的心情,當真奇女子。

    可惜她是隱身布袋戲領域的奇女子,霹靂再怎麼受歡迎,終究是群眾獨特的另一領域,阿輪始終未深入主流音樂市場,僅有少數作品曾由著名台語歌手演唱。主流音樂領域詞曲創作能有阿輪此等水準者寥寥可數 (簡直數不出來),但如「萬年奇緣」此等奇作阿輪仍只是貢獻給霹靂布袋戲。

    萬年奇緣

    詞曲:阿輪 / 編曲:阿輪 / 演唱:阿輪

    閒雲千里,清風滿心意;撩吾情緒紛飛,一夢萬年癡。

    小紅樓,紗窗邊,鶯聲燕語,
    冠戴君,風流子,繁華戀醉。
    誰與吾,曾何時,忘世知己?
    三生石,補天女,原是傳奇。

    閒雲千里,清風滿心意,撩吾情緒紛飛,一夢萬年癡。

    黃昏去,夜沈默,蠟燭滴淚,
    故人來,不相識,莫怪流水。
    誰與汝,曾何時,忘世知己?
    共此心,向明月,遙遙相對。
    誰與吾,曾何時,忘世知己?
    寧可信,不可疑,遠在天邊。

    閒雲千里,清風滿心意;撩吾情緒紛飛,一夢萬年癡。

    ReplyDelete
  27. 阿輪這是高水準的台語詩了...^^
    當年在ally那裡聽到阿輪,委實感到驚豔!奇女子啊!雖然不認識她,卻隱約感覺到一個才華洋溢卻又謙遜隱匿的小才女。

    我沒看過霹靂,但也風聞霹靂布袋戲掀起的台語詩詞之鬧熱。

    ReplyDelete
  28. 我對台語文印象最深的,是疊字的用法。沒有任何語言的疊字用法,如台語文之傳神:

    黑挲挲(ㄙㄜ ㄙㄜˊ)、黑沁沁(ㄒㄧㄇˋ ㄒㄧㄇˇ)、黑抹抹(ㄇㄚˋ ㄇㄚˇ)、黑汁汁、黑黸黸(ㄌㄨ ㄌㄨ)、
    紅貢貢、紅記記、
    白拋拋、白爍爍、白蒼蒼、
    青迸迸、青損損、
    金熾熾(ㄒㄧˋ ㄒㄧ˙)、金爍爍(ㄒㄧㄚˋ ㄒㄧㄚ˙)、

    軟焅焅(ㄍㄠˋ ㄍㄠ˙)、軟索索(ㄙㄜ ㄙㄜˊ)、軟沁沁、軟膏膏、
    倦倒倒、
    定硞硞(ㄎㄡˋ ㄎㄡ˙)、定硿硿、
    硬迸迸、
    冷吱吱、
    寒唏唏(ㄒㄧˋ ㄒㄧ˙)、
    燒燙燙、燒忽忽、燒晃晃(ㄏㄨㄤˇ ㄏㄨㄤ˙)、
    一屑屑仔(ㄙㄨ ㄙㄨ ㄚˋ)、一點點、

    料料是、導導是、寬寬是、勻勻是、(都是慢慢來之意)
    扣扣踵、
    拋拋走

    P.S./看我找到一個什麼有趣的網站?...^^阿料老爸講台語

    ReplyDelete
  29. 晴媽的田中大學其實很具人文況味,好比我們現代人說的社會大學。想像一位深居”田中”的農婦,了解生命時序的能力豈不強過從未下田的大學生?...晴媽的媽,好樣的!....^^

    ReplyDelete
  30. 只看過中視的卡通霹靂貓, 沒看過霹靂布袋戲

    ally抄的歌, 光一個未字就有好多意涵, 好美啊...

    ReplyDelete
  31. 唱過阿輪作品的歌手中,最大牌的就是這位了!

    江蕙 - 斷腸詩

    詞:阿輪 / 曲:阿輪 / 編曲:涂惠元

    昨夜殘風傷心雨 今日愁眉割心槽
    踏上迢迢感情路 何必越頭問歸途

    斷腸詩 解酒意 一字一字啊 訴哀悲
    三分醉 七分痴 十分相思啊 夢中見

    斷腸詩 夢破碎 一片一片啊 撿乎你
    你無愛 我離開 此情綿綿啊 無了時

    ReplyDelete
  32. 有被這位大牌唱過就夠了吧?...^^

    歌詞和詩詞的用字畢竟是比較講究,所以會看到典雅的用字。但一般口語裡的用字,往往因為我們只識其音未識其形,或其義,便忽略了它的內涵。像Margaret居然能想到”霜雨”的典故,的確會有很多驚喜。

    有一個我認為很普遍的,不知大家是不是也都知道。就是我們說的”鼎”,這在宋朝是士大夫階級以上家中煮肉的器具...由此語源判斷,閩南人是北宋士大夫階級因躲避胡人之侵亂或世道衰微而南遷,逐漸移到最南。所以閩南語的語源裡,仍保留了當初士大夫的生活習慣與方式。仔細追究,是很有意思的。

    ReplyDelete
  33. 咦,「媼」不是老婦的意思嗎?還可以當母親喔?確定?

    ReplyDelete
  34. 教育部的辭典有母親的解釋我也是剛才查了才知道的

    把教育部的解釋貼過來

    1.老婦。說文解字:「媼,女老偁也。」戰國策˙趙策四:「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北史˙卷四十三˙邢巒傳:「及代,吏人父老及媼嫗皆遠相攀追,號泣不絕。」

    2. 稱謂。母親。廣雅疏證˙卷六下˙釋親:「媼,母也。」韓非子˙外儲說右上:「薄疑歸言之媼也,曰:『衛君之愛疑奚與媼?』媼曰:『不如吾愛子也!』」

    3.婦人的通稱。史記˙卷一一一˙衛將軍傳:「其父鄭季,為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侯妾衛媼通,生青。」司馬貞˙索隱:「媼,婦人老少通稱。」

    4.地神。明˙張自烈˙正字通˙女部:「媼,地神曰媼

    ReplyDelete
  35. 可以回家跟媽媽說這個音的意思了,不是亂叫的...^^

    ReplyDelete
  36. 島媽媽, 花花,

    我們這一代都經過台語被打壓的成長歲月, 小學時講台語要罰錢, 而且當局有意無意把台語變成"只有罵人粗俗"的語言。

    娘家的慣用語是台語, 可是國高中時我卻很排斥台語, 認為它是低俗而不美的, 直到上了大學, 慢慢的在很多地方發現, 台語它保留了好多優美的上古字, 發音, 它是一種活的上古語言, 加上很多優美的台語老歌, 讓我正視到台語之美。

    有一年的冬天特別冷, 賽風陣陣, 我突然想到父母以前講的"酸風", 小時候覺得很怪, 為什麼很冷的風叫酸風, 但那一年的寒風, 讓我想到了宋詞的"霜風淒緊". 那霜風吹在臉上, 簡直要叫人熱淚直流, 原來父母講的就是"霜風", 可以從宋詞中找到的文字啊!

    ReplyDelete
  37. 台語吃冰也說「吃霜仔」

    ReplyDelete
  38. 吃霜仔, 好像是小時候在彰化有聽過, 台北就沒此說法了!

    ReplyDelete
  39. 今日上了好堂國文課,感恩~~
    劉永的八聲甘州好惆悵~

    我也是成年後才開始體會台語的讀音有很多傳神是國語無法傳遞的。
    當自己當媽媽時也曾堅持讓小孩把台語當母語,所以在兒子中班時,我和先生在家一律使用台語,但因是職業婦女,女兒送去讀幼幼班時語言能力尚不具足,她升上小班時,國語已經變成她的母語...從此家裡的台語開始勢弱...,不過還好,兩個小孩都會聽台語,也算是父母努力後的成果。

    ReplyDelete
  40. 語言一定要和生活在一起才是活用的, 現在小學的鄉土語教學, 老實說效果有限得很

    因為鳳飛飛辭世, 我想到了小學中高年級聽她在光復節唱台語歌的事, 突然覺得自己對小孩的台語落實是不及格的, 因為他們只會唱一些台語兒歌, 但在口語表達上是完全不ok的, 聽力還行, 但說台語很像外國人講國語的腔調...

    ReplyDelete
  41. 是啊,後來檢討原因是因為我和先生又講國語了,如果能持續,他們應該還會說幾句台語,其實當時我和先生為了讓小孩學台語,也挺辛苦的,因為我們的腦袋是用國語思考的,還必須轉換一下才能用台語表達...,可能是這樣,才力有未逮。

    ReplyDelete
  42. 曾看過一個媽媽部落格,她說當她開始當媽媽時也曾思考要用台語帶小孩,後來考慮到當媽媽的順暢成效,於是她選擇最快而有效的方式,那就是她習慣的語言-國語。
    其實我也認同,當時常在要跟小孩溝通表達時打結,因為自己腦袋還在轉換,所以常常很混亂,後來使用國語後,那種辭不達意的狀況解少許多。
    只是為"台語"的式微難免感到可惜!

    ReplyDelete
  43. 鳥媽媽這一寫, 真的是寫中我們的難處, 因為我們的思考慣用語是國語, 用台語還要經過轉換 所以是力有未逮

    父母那一輩, 反而因為受教育不多, 台語就是他們的母語及思考方式, 所以他們可以用全台語的語文貫徹在生活中

    ReplyDelete
  44. 用台語唸唐詩特別順暢好聽,因為台語有入聲,但現在很多人唸不出入聲,鹿港腔還有.

    ReplyDelete
  45. 我知道切音,聲線切斷如:竹、得、結、德....。不懂入聲ㄟ

    ReplyDelete
  46. 我兒子有時叫我娘,女兒叫阿母,通常這都在很輕鬆愉快的時候才會這樣叫的。
    我們小時候聽鄰居有的叫媼、阿伊、阿母、媽媽都有,但是我們和叔叔家的小孩竟然直呼爸媽的名字,稍長覺得很奇怪,問媽媽為什麼教我們這樣叫? 她說阿嬤這樣叫我們就跟著叫,她不好意思自己說"叫媽媽",一直到長大後弟妹們先改口(他們還小改得快),我成年了才改,說實在的有一段時間蠻尷尬,叫不出口。結婚了要叫婆婆"媽媽"也不太叫得出口。很怪吧!

    ReplyDelete
  47. 入聲就是四聲吧?

    ReplyDelete
  48. 叫爸爸媽媽名字的第一次聽到,我還以為是有出處呢?
    原來是跟著奶奶叫...^^
    我公公叫他爸爸叫阿伯,聽說也是跟著其他比較年長的孩子(堂兄姐)一起喊的,跟淑瓊姐的喚法有雷同之妙。

    ReplyDelete
  49. 淑瓊姐,入聲字不是四聲,四聲是去聲。入聲字就是上面Kd ko說的,切聲字。它們大多隱身在一聲字裡面,寫詩詞時如果不小心就會當作平聲字用。

    現在大陸有人已經把入聲字刪除,放到其它聲部。因為入聲字在普通話(國語)已經不存在。

    ReplyDelete
  50. 請問費玉清歌中:「一剪寒梅傲立雪中」的梅被剪了嗎?

    ReplyDelete
  51. 妳不說我還沒注意到,為什麼是一"剪"梅,請問有人知道嗎?

    ReplyDelete
  52. 一剪梅,是說一枝梅。指一枝梅花分作兩叉....像把剪子;所以沒有被剪,只是長得像"剪"...^^

    ReplyDelete
  53. 原來如此,謝謝花花幫我們解惑!

    ReplyDelete
  54. 謝謝花花,確定了我的想法
    因為把「剪」當成單位名詞,只能用意象。

    ReplyDelete
  55. 花, 好有學問...真的!

    ReplyDelete
  56. 我...我其實是亂扯的...^^"

    上面”窮書生”的韻用台語唸有押韻嗎?我不知道”稀”怎麼唸。

    ReplyDelete
  57. "稀"念成ㄏ一 "眉"念成ㄇ一ˊ(沒有鼻音)
    "去" 是ㄎ一 "知" 是ㄉ一

    ReplyDelete
  58. 淑瓊姐,要把上面台語詩的韻部找出來,要動用到聲韻學了...我手邊沒有書(大概還在箱子裡),不然可以找出來玩一玩...^^

    ReplyDelete
  59. 只是這寒梅可能小小一棵,因為只有一分枝

    ReplyDelete
  60. 嗯...正在問老師呢!...^^

    老師說,應作”一樹梅花”解。剪=翦,翦影,不是真的把影子剪下來。

    ReplyDelete
  61. 【一翦梅】的名稱來自周邦彥的詞,「一翦梅花萬樣嬌。斜插疏枝,略點梅梢。輕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手誤招。  夜漸寒深酒漸消。袖裡時聞,玉釧輕敲。城頭誰恁促殘更,銀漏何如,且謾明朝。」,在這裡是「剪下的梅枝」。

    費玉清的歌詞則作「一樹寒梅」解。

    詞牌名最好用【一翦梅】

    ReplyDelete
  62. 太強了.....欽佩欽佩!

    ReplyDelete
  63. Kd 也是文學系的嗎?對台語詩有興趣?

    ReplyDelete
  64. 拍謝啦,我才疏學淺,但愛湊熱鬧跟好問而已

    ReplyDelete
  65. 很會問啊!那會才疏學淺?問問題就看出程度了...^^"

    ReplyDelete
  66. 她是我小妹,內江街那個學校畢業的,那個學校沒有文學系,我是學商的,我們都是門外漢,所以我常常胡言亂語的,還好你們不嫌棄,呵呵

    ReplyDelete
  67. 內江街的學校, 那就是台北護專, 娘家離這裏五分鐘而已, 現在台大在那裏設了北護分院, 我娘就近在那回診, 做復健

    貓大姐一家都有文藝氣息, 一個學商文筆很好, 一個學醫也會問到重點, 真是書香之家

    ReplyDelete
  68. 忘了介紹,上面摘錄台語詩的是我大妹Susan Xu ,同樣的姓三個人用三種不同的方式呈現,我是原汁原味的。

    ReplyDelete
  69. 原來是許家姐妹花,歡迎!歡迎!....^^

    ReplyDelete
  70. 前不久看到客提兄分享的一個影片,是台語演講比賽的冠軍,講得非常好,有內容有意義。我把影片放在本文裡,大家可以看看。

    ReplyDelete
  71. 阿客提瑪February 20, 2012

    花花厲害, 我是聽聽笑話之後就全把它忘光了..

    ReplyDelete
  72. 看完了,好棒的演講,他說到那段"那欉足美的相思樹",讓我想到爬百岳攻山頭的,只是想要攻上山頂,卻忘記欣賞沿途的美景....。

    他的某些內容、口吻,讓我想到"保力達B"的廣告,感性又有力量。

    ReplyDelete
  73. 這個演講的內容,前面在說當赴全力去完成夢想,但完成夢想的目的,不是為了名次,不是為了輸贏...許多夢想的完成,最美的是過程...與其計較速度,計較得失,不如停下腳步,看看”那欉足水的相思樹”...^^

    他的主題意識與我性格中的某種底蘊頗相合...所以在看這個看似笑話的演說,到最後時我卻很感動...沒想到他會這樣作結,出人意表,又滿帶驚喜...^^

    ReplyDelete
  74. 花花的台語好像不錯,看你介紹的台語比賽,有些口白得認真的廳,才聽的懂。

    ReplyDelete
  75. 對啦對啦,騎單車就該慢慢騎,才看得到 Z字型的河道,才會發現「咦,那MV裡的場景我去過啊!」^^

    ReplyDelete
  76. 昨天去聽了阿輪的歌,聽了一會兒小孩剛好上來,他們說:這什麼歌啊...?的確是小眾的市場,看霹靂布袋戲的,不在我們生活的經驗裡...^^

    不過詞寫的好美,發覺看著歌詞念出有韻味的台語,不容易,舌頭會打結。

    ReplyDelete
  77. 我本來對自己的台語有幾分自豪的,覺得還頗地道。直到遇到在台北土生土長的Margaret及淑瓊姐保留入聲字的鹿港腔,就完全明白,我還真是門外漢...呵呵...

    那個演講要多聽幾次,有些用語也是猜出來的...^^

    ReplyDelete
  78. 今早還在想,下星期晨光時間要跟小六的孩子們分享這段演講,整段內容很豐富,有笑點、有朝氣、也有感性,如放大來看,人生不也如此...。

    ReplyDelete
  79. 化作千風得回家聽了,公司頻寬不夠,常常斷線。

    ReplyDelete
  80. 這下子有點麻煩...^^
    發現這裡留言分成兩個版本, FB版和花想版...^^ 哈哈

    淑瓊不認得入聲字? 會台語那就不成問題
    澀澀的 "澀"
    打結的 "結"
    竹子的 "竹"(單音的"竹")
    發達的 "達"
    密訣的 "訣"
    缺點的 "缺"
    入門的 "入"
    切菜的 "切"
    這些字用台語唸出來聲音都是短促急收的音, 這就是入聲字,在古音韻是算入聲字
    但依國語四聲加輕聲來看, 都是平聲字...

    ReplyDelete
  81. 呵..."入" 字是四聲 ... 但也是入聲字

    ReplyDelete
  82. To 鳥媽媽,

    上面這影片可以說給小朋友聽...我剛又看了一遍,很受激勵...
    (發現我原來也不是真的完全有聽懂,呵呵,但猜得到意思!)

    ReplyDelete
  83. 客提兄這麼厲害,沒看韻書也能分辨入聲字?看來我的台語真的很不標準!

    寫詩詞時,看似去聲或上聲的入聲字比較不會犯錯,反正都是仄,就是看似平聲的入聲字較易弄錯。我是說我自己啦,可能別人很容易判辨。

    ReplyDelete
  84. >>發現這裡留言分成兩個版本, FB版和花想版...
    光年兄說大老婆不能跟小三長得像雙胞胎咩!....^^

    ReplyDelete
  85. 以前前輩說閩南語八音是「衫 長 褲 短 嘴 闊 鼻 直」。
    剛剛上網查有人說八音是「衫 短 褲 闊 人 矮 鼻 直」。

    好像差不多。有的音很難分辨,管他的,會講會聽就好。

    演講那個人聽來仍是慣用國語的人,但他料準備的好,也練得很流利,厲害。我都聽得懂耶,當然有些特殊形容不確定實際用字但仍懂其意,也會講。呵呵,霹靂看太多。

    騎車就該慢慢騎,本就雙腳加齒輪鍊條,何必拼呢,單車本質就是慢、自在、彈性。若處處都騎過,卻只是處處皆經過,真是可惜;所以我經過小林村,卻不知其樣貌,日後也沒機會再去看。

    上述只是場面話,騎單車越騎越久越騎越遠後,一定會想拼。我也是拼完所有目標後才改成以旅遊的心態騎車,頓覺還有太多地方可騎可看,過去真是浪費時間啊。

    ReplyDelete
  86. 小時候我爸教過我八音,單獨一個字唸出八個音...
    聽說當年選國語時,閩南語有被考慮進去,後來因為難學而被放棄。(台語八個音,北京話四個音或五個音?)

    是啊,那位仁兄準備的內容很棒,雖然把番薯帶進去那段我覺有些牽強,但可能考慮到本土性。
    Ally都會講哦?呵呵,他最後作結那幾句押韻的,我都還得練一下哩。

    ReplyDelete
  87. 阿客提瑪February 22, 2012

    看到晴媽稱自己母親我娘甚覺有趣!
    宜蘭人老一輩都稱自己母親:姨仔(姨ㄚ)
    偶而在稱呼對談者母親會說"您娘禮 "
    娘禮一詞就是比較正式的稱呼 (這個"禮"取其音而已 正確的字不知如何寫?..)

    ReplyDelete
  88. 姨仔, 娘哩這二個詞我都有聽過

    但如何是正確寫法, 可能要去問連橫( 台灣語典作者)

    出生前, 三個阿公都去世了(我娘是養女, 所以還有養外公), 聽過父母在對話間對爸爸的稱呼都是"叔仔", 沒有直接叫阿爸

    ReplyDelete
  89. 阿客提瑪February 22, 2012

    對對對! 也是稱自己父親”叔仔”!
    我猜測是古人禁忌多 怕小孩太多遭天忌 就偽稱姨 偽稱叔...

    ReplyDelete
  90. 我...我怎麼以為”恁娘禮”是在罵人?呵呵...
    從來沒聽過姨仔,娘哩,或稱父親為叔仔...

    我父親稱父母都用日文,歐多桑,歐架桑(音我不會併)

    ReplyDelete
  91. 阿客提瑪February 22, 2012

    用日文稱呼也是有的!
    我母親這邊是這麼稱呼父母的 !
    古式喪禮上哭調常聽到: 娘禮喂~

    ReplyDelete
  92. 花花:”恁娘禮”的"娘"發音是新娘的娘喔! 不是ㄋ一ㄚˊ,不然就真的像在罵人。

    ReplyDelete
  93. 阿客提瑪February 22, 2012

    完全沒想到淑瓊這個發音呢! 仔細意會一下 !

    哈哈哈!! 太爆笑了...
    完全像台語鄉土劇的台辭...

    ReplyDelete
  94. 因為花花說:我怎麼以為”恁娘禮”是在罵人?
    我剛開始想法也和她一樣。
    是你讓我們聽不懂,我消化後幫你解釋給她聽,感謝我吧! 不然花花真的以為你在罵人...

    ReplyDelete
  95. 阿客提瑪February 22, 2012

    嗯 真真感謝淑瓊!
    再細說清楚些 "娘禮" 音就像: 國語"紐列"
    桃園人和宜蘭人大部份的老一輩還是有人這樣稱自己母親的..^^

    ReplyDelete
  96. 說真的,我是以前看電視聽過的,說不定真的是看台灣鄉土劇哦! 呵呵

    ReplyDelete
  97. 阿客提瑪February 22, 2012

    現在有些粗俗不雅的音,不出字幕, 但也不消音 算是忠於原著 原汁原味! 這有點像某些十八禁的影片 總是年紀到了 才能看出更深沉的意義

    ReplyDelete
  98. 我還看不出深沉的意義

    ReplyDelete
  99. 阿客提瑪February 22, 2012

    您還年輕嘛 ...^^ 耐心些 過些年火候就更足了

    ReplyDelete
  100. 咦?修旭兄不是研究台語文嗎?我們討論半天您怎沒來參與一下?

    ReplyDelete
  101. 不學無術. 摸天凊凊...歹勢, 嘸敢削四眾.

    ReplyDelete
  102. 呵呵呵,這叫”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嗎?...

    ReplyDelete
  103. 嘸是喔...連成語都會用錯耶...摸天凊凊...是不知天高地厚.
    嘸敢削四眾 是不敢獻醜. 放在一起就知道....實在低路.

    ReplyDelete
  104. 不知天高地厚所以不敢獻醜也說得通啦, 這叫"誤打誤撞", 效果異常好

    ReplyDelete
  105. ”摸天清清”真是這四個字嗎?”削四眾”還能意會!

    ReplyDelete
  106. ally說的:
    >>以前前輩說閩南語八音是「衫 長 褲 短 嘴 闊 鼻 直」。
    剛剛上網查有人說八音是「衫 短 褲 闊 人 矮 鼻 直」。
    好像差不多。有的音很難分辨,管他的,會講會聽就好。

    修旭兄能幫我們釋疑一下嗎?八個音怎麼分?

    ReplyDelete
  107. 平上去入分隂陽. 都對.排列不同. 請拿您的韻書出來對.

    不過實際調類只有七個, 上聲只有一個, 在入聲不分隂陽的方言,只有6個調類. 如果看真正調值的變調,就更少了.沒有八個.

    ReplyDelete
  108. 可是上面這二個例子會念, 但無法很清楚的感受到聲調不同, 是否應該舉同一個字的發音比較容易聽出來, 就像我們說巴, 拔, 把, 爸, 四聲分明, 不然用不同的字, 我這麼低路的人完全不知道如何感受

    ReplyDelete
  109. 字典中凊的解釋

    ● 凊
    qìng ㄑㄧㄥˋ

    ◎ 凉:清凉。寒冷。

    ReplyDelete
  110. 晴媽,以前我爸有教我同一個字唸出八個音,但也忘光了。

    ReplyDelete
  111. 凊作寒冷解,與不知天高地厚之義還是無法意會。

    ReplyDelete
  112. 陰: 東 黨 擋 督
    陽: 同 (黨) 洞 毒
      平 上 去 入

    ReplyDelete
  113. 明白了,謝謝...這在韻書的確有,陰平,陽平

    ReplyDelete
  114. 哇!對不起來, 據說目前還很像黎明的金老師, 我對不起你( 聲韻學低空飛過又全還給你了)

    ReplyDelete
  115. 吃凊飯等你, 可厶了吧. [擬聲詞,不要想太多, 詩經的疊字要那麼認真去看嗎?]

    拿個玲出, 請趙元任出來. 1 = do, 2 = re, 3 = mi, 4 = fa, 5 = so, 八個調分別為
    陰: 55, 51, 31, 1;
    陽: 24, (51), 33, 5.
    這是相對的,不要用音樂的絶對音高去看,如果語言用絶對音高,有人會開不了口,換個方式說,唱歌的會失業.

    ReplyDelete
  116. 晴媽,詩詞的韻部裡就有這些,回到我們最初說的,台語保留唐宋的聲韻。

    ReplyDelete
  117. 我知道怎麼說台語, 而且說得很道地, 但一要分平上去入陰陽, 就亂了套

    ReplyDelete
  118. 看修旭兄說的,好家在不用再讀書了,不然覺得好難啊!

    ReplyDelete
  119. 現在八點檔是鄉土劇當道, 我們家沒有收視, 但不管民X或三X, 有時會在婆家或娘家看到, 那些演員的台語, 就是用國語句子翻成台語的感覺

    有時連音調不對, 都不用管劇情多離譜, 只要聽他們的台語就讓我想殺人了:)

    前天靖小弟說了一個台語不標準的笑話: 一個人他說要去台南百貨公司, 但大家都很緊張, 因為他的發音是"殺人放火公司"..

    ReplyDelete
  120. 這個是 citation tone(s), 不要搭詞去讀. 如果是 xy, x 的位置在台語/閩南語裡是 變調(sandhi tone(s).
    只要有心,受過訓練的,漢字一寫出來,就有人有能力告訴你它的
    韻攝,聲母,韻,幾等,開合口...這種人的職業通常不是詩人,通常是中文系裡教書的. 用奧登的話: someone who talks in someone else's sleep.....不是對牛彈琴喔...是永遠在別人的酣聲裡,說著自己的話...題名: 教授 [別搞錯了, 不是 "戲子", 文字如有巧合,存屬亂來.]

    安心點吧. linguistic knowledge is unconscious knowledge. 你如果不是骨科或泌尿科,不用管騎車時,身體怎麼運做,對骨頭和神經有什麼影響.]

    ReplyDelete
  121. 「現在大陸有人已經把入聲字刪除,放到其它聲部。因為入聲字在普通話(國語)已經不存在。」

    國語雖無入聲,但並非人人都說標準國語,入聲仍存方言中。有位香港朋友說道,聽聽江澤民的講演,即可知他說的話仍保有入聲。

    ReplyDelete
  122. 「一種台語於南北各有音貌,甚是有趣。」

    台語,閩南語並非僅只一種啊!當年漳州人與泉州人在台北械鬥,只要你一開口,對方即可辨別你是漳州人或泉州人(也就以之判斷要不要揍你。)

    油條在緬甸很普遍。有一日,同事帶一包東西入公司。我一瞄,覺得很像是油條,問他是何物,他答道:「油炸檜」。又一日,同女傭上菜市場,買菜畢,她問我借五百「妾」,說是要去對街買「油炸檜」。我若不是早知此二人是緬甸人,若僅聽他們的咬字發音,一定會誤以為他們是閩南人,蓋發音實在標準。

    我將此事說與一位第四代的厦門華僑聽。她說緬甸人的發音與她的不同。她的「檜」字讀如「價」,非「粿」。我當下即知她的閩南語與我的不同。

    ReplyDelete
  123. 是啊,我知道入聲字保留在方言中,且保留在長江以南的省份,北方人大概就都是”普通話”了。

    ReplyDelete
  124. 樟泉兩洲械鬥之事,我很晚才聽說,但可想像當年一開口便有可能招來圍毆或殺身之禍的窘迫...想必二二八時也有這種情形。

    無言兄這一說,我才恍然大悟,我小時候聽到的應該是”油炸稞”(而不是”油炸檜”),這個發音也是讀書讀到秦檜時才明白。小時候在豆漿店看著老師傅在一大鍋熱油中炸油條,心裡便納悶:究竟是”油炸稞”,還是”油吃稞”?那時還不識秦檜何許人...^^

    ReplyDelete
  125. 真的是百里不同風,語言的美麗總是在南腔北調之中。因此總不喜歡學校的鄉土教材把台語侷限住了,鎖在一個框框裡,或許這樣子也是某一種扼殺台語的方式吧!一直喜歡客家祠堂棟對中常出現的一句 莫忘祖聲 只有莫失莫忘祖先的語言才可以撐起宗法社會與先祖的連結吧!我們這邊早期對父母的稱呼跟大大們有些不同,稱父親為俺爹啊(有尾音)母親為俺娘(娘的發音為四聲類似台語一件衣服的件)有時也不用俺用阿爹啊阿娘(發音一樣為四聲)母親說她要出嫁前外婆跟她說嫁過去公公婆婆是自己的,所以要叫俺(我們的)而娘家的稱阿就可以了,台語總是因為一些小小的用法不同而有親疏之分,令人有點惆悵之感。而男子則稱呼岳父母為伯啊姆啊。其實一直不知道我們這邊不曉得是什麼地方的移民,台語一些用法彷彿不太一樣,像除夕我們總說是辭年跟一般人說的二九暝是差滿多的,不曉得有其他人也是這樣說的呢?

    ReplyDelete
  126. 莫忘祖聲,會不會是指不要忘記祖先的教誨?(而不只是語言)...^^

    Bottle是客家人?妳要不要自我介紹一下?...^^

    我們家的除夕就說"圍爐",有沒有其他說法我就不知了。(印象中沒有)

    ReplyDelete
  127. 其實我是在當兵的宅男,抱歉語焉不詳讓你誤解了!我是屏東萬丹的庄腳囝仔,打小兒起,便喜歡窩在家裡聽老人家說話,十足是個古怪的小孩,一直都在走懷舊的路,因此不是客家人的我也一直被客家文化吸引。而張愛玲則是再國三的時候闖入我的生命,一開始是被對照記裡那些古老的照片吸引住了,再細細看裡面的內容更了不得太對我胃口,而後一看再看成了主顧,也因為張愛玲才得以擴大我的視野來到花想集來,也因為花想集我才去看了紅樓夢等書……在這裡陪我度過很多喜怒哀樂,也聽到很多好故事,因此我既是張迷也是花迷。

    ReplyDelete
  128. 呵呵,真有意思,有朋友說,喜歡張愛玲的多為女性,沒想到從張愛玲二三事連結到花想的張迷,您是第三位男張迷了。(我指有浮上來說話的...^^)

    經你一說,我才想起對照記裡的照片,因為網站搬家,連結都已失效,一直還沒補起來。當年我那幾篇對照記,寫得有些閃躲,因為害怕觸及版權。

    感謝Bottle現身說明,這些年來作的"傻事"居然也默默影響了一些人,很開心,尤其能為張愛玲與曹雪芹又多拉一位讀者。...^^

    也歡迎加入"看花協會"...^^

    ReplyDelete

Post a Comment

Popular Posts

我打從江南走過

少年Pi的奇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