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雲款款-閒談湖濱散記

Walden Pond (梭羅湖濱散記寫作地點)

在陽光明媚的下午,與雲一起散步, 是極瀟灑的。
所謂行雲流水,雲本來就是行者。跟著雲朵亦步亦趨沒有目的地走著,很有一種隔世的安逸及灑脫。




 我總想著,人生應該有一段時間,被放逐到某個小島,與世稍稍隔絕,啥事也不牽掛。只是坐在水邊,讓湖水的清徹,洗去心中的淤積;只是看看雲,在款款雲情中體會生活的達觀與無執。

梭羅的自我放逐

難怪梭羅跑到湖濱去寫散記,而且一寫流傳了百年。華爾登湖畔的山光水色,大自然的四季流轉,定然給了他不少參悟的契機。

梭羅在失去情人與親人的傷痛下,毅然拿起一把斧頭走進了森林,住在華爾登湖邊。他帶著一顆受傷的心,離開文明世界,走到一個寂寞的地帶,以孤獨醫療孤獨。在與日月星辰共宿的生活裡,他忘記了傷口,並且活得更殷實自然。

人生的諸多傷口,惟有放諸在水深雲款的隨意裡,才能不顯得狼狽,才能安靜面對。

有人問梭羅為何離棄既有的文明生活,而在林中過原始人的生活?他說:
『我不想在臨終時,才發覺自己不曾生活過。』 這話真令人震驚!會不會在我們熱熱鬧鬧地生活了一輩子,臨終時卻發覺自己沒有真正生活過?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湖濱散記幾乎為現代人勾勒了一個世外桃源。

誰不想在森林裡有棟小屋,傍水而居,沒有閒雜人等的叨擾,沒有不相干事物的招惹,只是很安靜很安靜地跟自己過活?能有這樣機會的人畢竟不多。尤其在我們都生活在資本主義的汲汲營營下的二十一世紀。

只能在心裡留個位子給這池水,留點時間抬頭看看雲,即便只是片刻的吉光閃過,也能暫時放下萬般牽掛,偷得半日閒情.


flower 寫於2004.05.14

Comments

  1. 看到第一段,有個很現實面的想法...
    把人類放逐到一個沒有文明,一切都純於自然的小島上,我想那個人的心時常無法輕易的放下,而遠看世界,享受自然吧?
    突然的改變一個人的環境,除非那個人夠機智,那不然往往會令他因為煩惱而煩惱,因為環境的不確定,而焦慮...那將會失去了將一個人的心淨為真誠而樸實的現實吧?還是要像梭羅一樣,經歷過一番痛苦的枷鎖,放逐自己狂也自外.....(他應該在那裡還是會有些不方便或困難吧?)

    每個人對於自己所奢求的生活定義都不同,梭羅因為經歷過,所以認為世上真的能讓他認為真的"生活過"的環境,就是在湖邊、森林邊。但換為我的話,我所奢求的生活,不會特地帶斧頭進森林蓋小木屋,倒不如接受現實,找個舒適的地方安定住下來,天天與科技為伍,與音樂為人生的過程及終點....

    這幾天的雲很漂亮喔!!因為晴時午後偶陣雨的關係,雲漸漸的因為淡水河而飄到台北市,每天放學在台北橋上遠看著淡水河,天海一色,橘紅的太陽灑在漸層的雲蔭上....絕景啊!(可以的話,我會希望能有著新鮮空氣....而不是需要半憋氣半喘氣的狀態下來欣賞美景.....)
    這樣吉光片羽的景致在台灣越來越少....生態的保持每個人都應該要注意一下才是!

    2004/05/14 17:59

    ReplyDelete
  2. 小少爺..不瞞您說..我在寫這篇的時候,心裡就想著,小少爺大概會來踢館..!!..呵呵..

    湖濱散記在我們這個時代來看,並沒有特別。梭羅所主張的生活型態,目前正在全世界風行著。就是我們所謂的環保。

    他之所以跑到森林裡去過野人生活,是柔性的抗爭。他要告訴人們,沒有科技文明,人類一樣可以生活得很好。並且讓人們知道,大自然一切資源的美好,不要去破壞。也正是你上面所說的要注意生態。

    原來你也住在台北橋附近?
    以前我也是在台北橋上看夕陽,很美耶!所以你說的景致我能想像...^^

    2004/05/15 00:14

    ReplyDelete
  3. 呵呵原來我已經變成花家的踢館小弟了不過還令我滿驚訝的就是,花花在寫的時候會想到"我會來踢館",這倒是令我有一點點的.....平常壞事做多了....

    說起來,我寫的還真是充斥著矛盾啊!但事實也是如此....現代人總不能跟梭羅一樣,拋棄所有的文明科技,而回歸原始,頂多只能減少能源的流失,而用更環保、更不會傷害地球的東西來取代石油、地、能量等的消耗.....這對現在的人類來講,實在是件困難的事實....不過有志者成功嘛!!大家努力~~(講來講去,其實正在打這篇的我,以及在看的你,都已經在消耗能源了....難道要關掉電腦去睡覺嗎?棉被枕頭在製作過程也是需要花到能源的...那睡地板!!地板的瓷磚是機器做的,又不是手做的....還真的是很困難呢!)

    呵呵!原來花花也是在那附近~真是有緣啊~~
    我想看過那景致的人應該不少,不管是身處什麼環境,那麼美麗的風景不會不去注意到的啦!!
    (今天我家電腦跟花花家真是不合啊!!這篇重打了3遍!!希望當我按下"WRITE"時,是個和平的開始...)

    2004/05/15 19:52

    ReplyDelete
  4. 想到你會來踢館..不是因為你形象壞..是因為你最年輕啦.....這種心境你還不能完全體會..^^

    說到環保..這題目就大了..
    文明與大自然就是矛盾..很麻煩..

    住在台北..在一陣車陣中,突然上到台北橋上,看到滿天彩霞,
    那種驚喜是很難忘的

    2004/05/16 00:22

    ReplyDelete
  5. 愛戀蟲臨March 08, 2011

    記得小時候!住花壇鄉壹個叫苦瓜寮的灣東村!住屋後面有五顆橄欖樹五層樓那麼高!每天清晨鳥語花香,真是人間仙境!為了物質25歲那年我丟棄了它,現在我衣食無缺!出入驕車,有空就載著愛人同志爬山拍攝昆蟲,追逐新鮮空氣以及那逝去遙遠的夢!悔阿!

    2004/05/18 06:36

    ReplyDelete
  6. 說起來,我似乎是花花家最年輕的小弟~
    可能像那種看太多世面,而最後選擇放棄現在,而去過原始的生活,選擇了不用煩惱以前、現在、甚至未來的生活....可能這樣的生活型態因人而異吧!那花花:你以後會搬去湖邊,自己蓋木屋跟一家人,或只有單獨一人住嗎?

    我覺得現在的人們頂多只能"盡量減量"能源的使用,說要完全不使用....那人類也差不多快滅亡了!!

    花花的心情真的跟我一樣啊!!每次上到台北橋就會很習慣的往右邊看去(往北縣方向)....那算是一天中難得的驚喜以及僅有的喜悅了....

    愛戀蟲臨:
    請問一下....那個是所謂的"毛毛蟲"吧?
    (看了後全身一陣雞皮疙瘩....很可愛啦!...)

    2004/05/18 21:04

    ReplyDelete
  7. 如果我搬到湖邊..住在小木屋裡..大概不會是為了環保..!!..只是為了享受一下寧靜...
    當然...那還得木屋裡水電齊全..空調完善..有電腦有寬頻..最好還有音響...

    蟲臨那個是毛毛蟲嗎?...毛毛蟲旁邊怎會有透明的小球?...

    大家有興趣..到愛戀蟲臨的站看看..
    有很多昆蟲的照片哦..


    2004/05/19 09:59

    ReplyDelete
  8. 看來人類離節約能源的目標還有一大段距離....有夢是好事....但總不會是得來順勢的....

    那個小球球當然是那些蟲蟲的殼啊!那些可都是剛生出來的幼蟲蟲呢!!他們在孵化的時候也是需要保護及溫暖的!!!

    2004/05/19 18:56

    ReplyDelete
  9. 哦?..原來是這樣?..這....我...真的不懂...

    2004/05/20 00:56

    ReplyDelete
  10. 其實我對昆蟲也是!!
    基本上我看到小蟲就會渾身不自在!
    而且就如果上面說的,我看到"任何的"昆蟲全身就會有一陣陣雞皮疙瘩!.....
    他們時時刻刻都在為自己的"生命"做爭鬥,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抵禦著龐然大物,堅強的守住自己的住所,家人,生命....
    大家要珍惜生命喔!!
    (這篇真是把所有該保護的東西都拿出來討論了....)

    2004/05/20 17:18

    ReplyDelete
  11. 科技、文明並不等同不環保,較原始的生活並不等同較環保,問題在於科技、文明、生活裡是否真誠的願意落實環保的關懷並且積極的以科學的環保知識來取得自然環境與生活能源間的平衡。盡量節約能源是對的,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善用能源轉換的科技;其實宇宙提供的能量來源足夠人類使用,只是因為我們貪求便宜行事,或者不具備善用能源的生活能力。這幾天有則新聞:東吳大學物理系教授利用冰塊就可以產生動能或者發電讓風扇轉動,這項科技如果在寒帶運用,是可以既環保又不剝奪人們原來的舒適生活。
    最近台灣有位女子(剛好也是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的)出了一本書─「女農討山誌」,這是她落實回歸自然的生活實踐,剛看到她的報導,我也蠻震撼的,梭羅並非唯一獨特的。不多說,引一些簡介:
    書 籍 簡 介

    探討人與自然間關係的書不少,但記錄下個人理念實踐過程的著作尤為可貴:19世紀中葉,亨利‧ 梭羅在《湖濱散記》中詳細記下他的材料支出和農田總收入;20世紀,美國中產階級聶爾寧夫婦經歷60餘年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後,完成影響新時代思潮的《農莊生活手記》;21世紀初,台灣「討山」女農阿寶寫下實現自己小小理念的《女農討山誌》,果真,「靠天吃飯,誠大不易,靠天錘鍊,卻真實不虛。」

    「討山」女農阿寶曾步行、騎驢等遊走西藏、尼泊爾、印度共一年半,也曾在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單車環遊寫生七個月。她有機會定居北歐,但卻選擇上梨山實踐自己的理想。




    ├ 書 籍 詳 介

    阿寶租下果園,搭帳篷住了一年,過著沒有電的生活,白天辛勤農作,夜晚點油燈照明,閱讀農業專書,想在實做中學習這個領域的專業,用善待土地的方法耕作。

    她先保留原有果樹,在空缺處或樹下植苗,由於苗木成熟長大需要數年時間,這期間她可以持續照顧果樹,收穫果實,待樹苗漸長就逐步縮減果樹,最後放棄經營和採收。水果的收益用以支付地租、購買設備及必要時僱工的工資,節餘的部分則積攢下來,希望最後能將土地買下,或租下更多的果園納入合理化經營。

    她說:「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我的關懷、我的學習、成長、思惟、領悟……成為討山生涯的主景,我也終於在自己的生活和對環境(包括自然與人文)的憂心之間找到平衡,不再讓憤怒、憂急和沮喪挫折我的心靈。我不知道傳述這個過程,是否對別人有幫助,唯願認真的靈魂相互交流。」




    ├ 作 者 介 紹

    阿寶
    1965年生於宜蘭,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

    曾從自然中獲得最深的感動,因之,人與自然的衝突也成為畢生最大的關懷。生活內涵的取捨,一直縈繞著這個主軸。

    曾經為學攝影而謀職於照相館,每天沖映照片、接觸化學藥劑而對此愛好心生動搖,漸漸無師自通拿起畫筆取代相機。

    大學時代首次攀登高山,對原始山林的迷戀一發不可收拾,後任太魯閣國家公園解說員。1994年起自由旅行、寫生,曾以騎單車、徒步、趕驢等方式遊走西藏、尼泊爾、印度一年半,及單車環遊寫生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七個月。

    結束雲遊後蟄居花蓮竹村,不定期在梨山打工。1999年,將對山林土地的關懷付諸實行,正式成為梨山女農,蓋了個小竹屋,並寫下《女農討山誌》。

    2004/05/23 09:08

    ReplyDelete
  12. 台灣近年來郊區興起許多小木屋式的度假山莊,蠻不錯的,非假日人不多,環境也清幽,常去走走,思想人生.....

    2004/08/11 19:10

    ReplyDelete
  13. 這是一本我十分喜愛的作品
    時常讓我想起小時候與大自然十分親近的農家生活
    那時.入夜後村子裡就全無燈火
    只有蠟燭的燭光與滿天星斗
    以及四處亂飛.數之不盡的螢火蟲
    伴著門前的大海的濤聲

    Sunny君提及的阿寶.以及她的女農討山記
    前陣子七二水災重創梨山後
    我的酒友才向我提及
    要至梨山拜訪那位女農

    在我的觀念裡.農夫一直是個不錯的職業
    唯一之難 就難在得看老天臉色
    但老天平日賜予平凡的幸福
    也是非常巨大.且與心靈相契!!

    2004/08/27 05:46

    ReplyDelete
  14. 發覺從你的舊文才知有些網友如過客般行蹤杳杳,雖然我不認識的他們,但從回應裡看到與自己擦身而過的網友,好像也是另一種緬懷。

    先生的好友剛從花蓮來台中訪友,他昨兒個特地去勤美誠品逛逛,說:離開繁華太久,還是想看看城市的風貌...,另一個朋友更絕,他住澎湖,每次來台中總想到百貨公司走走,體會時尚。

    我想梭羅給世人值得參考之處在於他真的喜歡處於大自然,喜歡獨處,用最儉約的方式過活,這給了某些人一種選擇及響往,當然人是可以隨時回到繁華,如我那些友人^^...

    ReplyDelete
  15. 我大多時候珍惜留下來的,來來去去的,就當一時交會的緣份,緣起緣滅,也是自然。

    都會繁華自有迷人之處,所以張愛玲寧願隱居在紐約,而沒選擇到小鎮。梭羅當時以身作諫的用心可能更高些,他在對抗當時興起的物質文明。

    ReplyDelete
  16. 台灣這陣子很多女性朋友收看的節目「非關命運」,是探討心靈的節目,
    我很喜歡裡面一個心理醫生 鄧惠文,記得前陣子她說過(沒記錯大概是這樣)

    人必須要給自己獨處的機會,才能真正去察覺自己內心的問題,
    而這種獨處的時刻,是成長的關鍵,

    有些人拼命往外跑、找朋友,就怕自己獨處,往往讓心裡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不去處理它,久了就開始影響自己的生活。

    大概是這樣吧,難怪很多人怕獨處,因為有不想面對的那部份。

    我很喜歡獨處,很喜歡現在住的地方,遠離人群,
    不過這樣的時刻有時是痛苦的,不過是使人成長的,
    是後來聽了鄧醫師的說法,才為自己的痛苦找到了台階下

    如果可以什麼都不思考,也許簡單也快樂一點吧

    (我看到回覆,晴陽大哥2004,老朋友^^)

    ReplyDelete
  17. 晴陽真的是老朋友了...^^

    小楓,我自已是很喜歡獨處,對獨處的時間非常「捍衛」,所以不堪被打擾。

    給妳看一篇舊文,也許妳可以被安慰一下:要那麼快樂作什麼?

    ReplyDelete
  18. >> 人生應該有一段時間,被放逐到...

    這種事情我常做,但那「一段時間」大概都不到一小時。

    常常也想去鄉下住在紅磚屋三合院裡,一定很不錯,但就像妳說的,還是缺不了水電家電電腦網路等東西。在台灣老實說鄉下跟熱鬧的城鎮再怎樣也不會離得太遠,只要找個相對清幽的鄉下,一間堪用的屋子,要過清靜又尚稱便利的生活不算困難,不然現在怎麼那麼多鄉間特色民宿、餐廳等。

    我進去過黃崑虎先生的古厝。紅磚三合院老屋的外皮保持的很好,室內的公共空間(正廳、書房等)也都保持古意,但臥室、客廳等都改得很現代化,水泥粉刷、家電冷氣... 等等一應俱全,古今融合的很好,外表完全看不出來。

    虎虎生風

    2006古厝樂夜

    2010古厝樂夜

    ReplyDelete
  19. Ally,你一個人去旅行,也是心靈的放逐。我看你還蠻會Enjoy這種時刻的...獨處不用久啊,偶而停下來看看雲,看看天空也算吧。

    ReplyDelete
  20. 贊同花花。
    光是想像 Ally 獨自騎自行車上山的過程,滴下的汗,山頭邊太陽的眩目,肌肉的緊繃,對我就是一種思緒放逐了。哈!

    花兒,有些留言是不是不用那麼誠實地回朔?歷史偶爾是可以被篡改或刪除的,它一向如此。;)

    ReplyDelete
  21. 我懂你意思了!下回咱們就把老花給砍了!...^^"

    ReplyDelete

Post a Comment

Popular Posts

所以,睡吧!- 悼忽忽

我打從江南走過

少年Pi的奇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