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階段都安放不下一個張愛玲

讀柯靈的【遙寄張愛玲】,對張愛玲的文學生涯有更開闊的接納,感到很開心。
柯靈便是胡蘭成在《今生今世》中提到,張愛玲為了從日本憲兵隊中解救出來而請胡蘭成代為關說的朋友,她們彼此間的情誼,是可見一斑的。(柯靈曾為張愛玲《傾城之戀》改編的舞台劇上演而四處奔走)



柯靈提到張愛玲的文學定位,實為我們這一代未經過戰亂卻妄自猜測的人開啟了另一個視窗。柯靈認為大部分人對張愛玲的誤解,是因為生活本身就是謎,加上大陸被視為「鐵幕」,造成了許多無怪其然的誤會。
誤會其一便是:張愛玲不能為同時代的中國人所認識...
柯靈說:扳著指頭算來算去,偌大的文壇,哪個階段都安放不下一個張愛玲。
因為抗戰前的文學主流講究與政治浪潮配合在一起,而抗戰後兵荒馬亂,文學成為可有可無,張愛玲適巧在這夾縫應運而生--柯靈說:『是命中註定,千載一時,「這了這村,沒有那店」。』
這使我想起韓少功曾經提到丁玲的文學藝術不亞於張愛玲,只是張愛玲處的時代使她的聲名超越同儕。是,千載一時,命中註定了。
對於張愛玲的文學地位,柯靈也有感性的說法:
『文學史家視而不見,不能等同於不為同時代的人所認識。....張愛玲在文學上的功過得失,是客觀存在,認識不認識,承認不承認,是時間問題。等待不是現代人的性格,但我們如果有信心,就應該有耐性。』
柯靈這話是將近二十年前說的(1988),張愛玲如今蓋棺論定,她在文學史上,應該是已經找到位置了。

Comments

Popular Posts

麥迪遜之橋--你是人世至美的風景

所以,睡吧!- 悼忽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