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來,習慣性刷一下臉書,卻無意中在晴媽的貼文中得知好友石頭結束自己的生命,與這個跌跌撞撞的世界告別了。我的心好痛!她的最後一篇臉書貼文便已透露生無可戀的心情,我原想私訊在台的友人多關照她,但又怕自己太矯情,便把擔心偷偷擱置在心底... 2011 年,石頭闖進我的部落格,還記得她的第一則留言,便是來敲門,之後她總是整宿整宿地不睡覺,在我部落格留言,我是一看到留言就會立刻回的人,那段時間,我連出門買個菜都擔心沒能及時回覆她.... 從部落格到臉書,也是因為石頭。我本只是在臉書註了個帳號,但因為石頭,便開始在臉書貼文,也因此認識了晴媽、蓓蓓等好友。繼忽忽後,石頭是我網路生涯中重要的網友之一。 14年來,看著石頭和兒子小元的成長和崩塌,我的心不斷抽痛,但遠水救不了近火,愛莫能助。 三年前小元走了,這三年來石頭不斷自責,不斷追究到底在那個時間點兒子變得不可收拾?她每一次的鞭笞,我都感同身受,但無能為力--單親喪子,這種傷痛,怎能輕意共情? 三年來,我總預感著,有朝醒來,會收到石頭的死訊,彷彿這是她唯一的歸路,但總也盼著能有一個什麼樣出乎意表的奇蹟。 簡單的活,安靜的死,親愛的石頭便這樣如詩般地香銷玉殞了,她不喜歡多愁善感的,她把凋萎看作自然,所以我忍住淚水,不讓它盈眶,但忍不住還是想說:對不起,石頭,在妳四月的那篇貼文後,我應該緊緊抱住妳的! 這一年的春天,結束得既冷且濕,原來在為妳送行... @ 圖:稀有的藍色西藏罌粟花,送給遠行的石頭 顯示較少
這句詞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真的很有感覺
ReplyDelete怪不得以前人家稱陳曉娟音樂才女...
天秤,可能因為陳曉娟與袁惟仁的情變,讓她寫出這麼動人的詞吧?「失戀」也是生命成長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喔...^^"
ReplyDelete好久沒想起自己也曾因這兩句歌詞而反覆聆聽這首歌...謝謝你讓我崇十感動跟記憶...
ReplyDelete格格布露,看了妳的簡介,真覺我們應該Hug一下,為了小王子、張愛玲、卡爾維諾、紀伯倫、席慕蓉以及那些我同樣喜好的電影及書籍....還有,為加拿大、及咱們的魔羯座...^^"
ReplyDelete歡迎妳,有空來串串門子!! (獻花)
真的嗎? 你也是魔羯? 還有那些書跟作者...
ReplyDelete好高興^^ Hug Hug!!!! 其實我看了你網誌一些文章..都好像我自己的心聲..包括-哀矜勿喜..包括-誤解的自我伸張..包括-我愛他..! 更多其他的..讓我慢慢挖掘..好高興遇見妳..好高興.. -格格布露 with smile :)
花花找到失散多年的孿生姊妹了!...
ReplyDelete這樣的際遇,在 na3 年代是不可能遇著的吧,就是部落格魅力。
趕緊把花園放進最愛。:)
失散多年的姐妹...呵~
ReplyDelete花花,我自作主張把你放在我的鏈結..希望你別介意:)
小少爺,在na3認識你,也是千載難逢的際遇!!...^^
ReplyDeleteLin,的確是有一見如故的感覺。
謝謝妳的連結,那裡會介意呢?榮幸啊!
您好,想提出個小小更正
ReplyDelete這首歌作曲是陳曉娟沒錯
但作詞的是邱瓈寬
Kwan是她的筆名
她寫了不少好歌
跟她的外表給人的印象大異其趣
謝謝妳哦,我查了一下,才發現真的弄錯了。
ReplyDelete(犯了把搜尋結果的前十條當作真理的毛病..^^)
我覺得歌詞中之「淬火」一詞,實乃誤用.「淬火」是冶金學裡的專有動詞,並非名詞.
ReplyDelete電影古代戰爭片裡,偶爾會見到下面一幕:
鐵匠打造兵器時,先將燒紅的鐵條鐵塊放在鐵砧上,錘打一陣之後,浸入水桶中。只聽一聲嗤響,泛起一陣白煙.
這個浸水的動作,即為「淬火」.高溫的鐵,急速冷卻後,強度會增加,故有必要淬火.
嗯,看起來似乎有將動詞誤為名詞用...
ReplyDelete不過有時寫詩人是這樣的,詞性隨著心境而變換,沒啥規則。
無言兄果然是學理工的,沒有因歌曲動人而心智渙散...^^
「淬火」一詞我認為不見得不能當名詞,當名詞表示該程序,譬如我們可以說「淬火使生鐵變碳鋼」,這裡的「淬火」指的是該熱處理程序,如果說生鐵淬火後變成碳鋼,那麼「淬火」指的是動作。至是這裡用「心似淬火」好像詞意怪怪的,作者原意應該是「心似淬....的火」,省略之後的淬火不論是程序或是動作都不是指稱那動作的火。前些時候讀龍應台目送中有篇文章提到她大一時寫給一位物理系的同學提到「蔚藍的天空」,那位物理系的同學問她「蔚」是甚麼意思,她無法回答。經此教訓,她說以後寫作不懂的字義不會以想當然爾的印象亂用。
ReplyDelete當然古人作詩詞也有破格使用的,那要用得巧妙才可。
話說回「淬火」,大二金屬處理課程中第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講碳鐵平衡和三態變化,「淬火」是急速冷卻,鐵的硬度會變大,但也會變脆,通常會再「回火」處理過。大概約二十年沒碰這門製造的學問了,只能憑印象說說。
真是處處皆學問...^^
ReplyDelete我以為「蔚」是指深綠色,結果不對。「蔚藍」指深藍,所以「蔚」是形容詞(作「盛大」解)?或是像形容顏色的許多名詞一樣:如「黝黑」、「翠綠」等,已成專用名詞?(不是我要唸這些學物理的,真是煞風景耶...誰會問人家蔚藍的蔚是什麼意思嘛!)
無名兄和晴陽兄將「淬火」解釋得如此生動,不但有舉例,還有畫面和音效,把我們這些沉浸在「一霎風雨我愛過你,幾度雨停我愛自己」清冷氛圍的女生們,全都敲醒了..好像全圍在一團高溫的煉鐵爐旁,看著師父拿著千斤重錘在生鐵上錘一下,淬一下似的....
這會兒楊乃文真不知離開到那兒去了....^^"
晴陽兄所言甚是.
ReplyDelete原來晴陽兄是工科的.我見你相片拍得那麼好,一直誤以為你是學藝術方面的.
無言兄,晴陽兄學理工,卻為文學作貢獻,是了不起的工作!!
ReplyDelete對喔!經妳提醒,我才想起妳曾說過晴陽兄是學理工的.我記性不好,記不住.
ReplyDelete怎麼?蘇逸平是「理工來搶飯碗的」,晴陽兄則是「為文學作貢獻」,不是搶飯碗啦?哈!哈!
哈哈,才說記性不好,就給一記回馬槍!
ReplyDelete晴陽兄為「小學」(文字、聲韻、訓詁等)作整理與電子化,將理工智慧與技術用於文學,這是貢獻沒錯嘛!...這是學文的人都未必能作到的。
至於蘇逸平,這人太厲害了,搶了不少人飯碗呢!
說到這個,我越來越覺得「寫作」這回事是全民運動,早已不限學什麼的了。
私心裡,我是很歡迎理工科來寫文的。因為邏輯與觀察都另具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