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井》-蔣曉雲遲到的寬容

 Image/陸先銘

01 《桃花井》

看完蔣曉雲的《桃花井》勾起我沉澱多年的老芋仔情結。前兩年龍應台《大江大海》問世前,我心裡便打定主意不去看它。倒不是因為後來引起的風風雨雨而於今放馬後砲,實則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那些血淚斑斑的故事,早已湮埋成我們這代人成長背景的浮水印,不忍睟覩。所以當龍應台風風火火地將鏡頭拉近到眼前,我因不願面對那份感傷或傷感,選擇低頭略過...

而《桃花井》完全棄絕這種沉重的包袱,蔣曉雲沒有在那些坎坎坷坷的內心戲上著墨太多。她清清朗朗說著身邊的故事,一如我們曾經聽過的許多故事一般。

當我知道小說情節在敍述老外省人返鄉的種種境況時,心想:「蔣曉雲可真遲了個大到!」,當年兩岸開放時,多少返鄉者死於途中?多少分隔四十年的夫妻、親子在淚水與一表三千里的親戚們簇擁下相見、相認或反目成仇?當時若來寫故事不正合時宜?凌峰的《八千里路雲和月》賺進多少人的淚水及賺飽自已的荷包。

但看完《桃花井》,在讀者尚不及對董婆的殉葬表達什麼樣的情緒中,在李家古墓與新墳同溶的蒼茫天地間,我不禁掩卷嘆道:蔣曉雲遲到得好!

正因沒趕上那些年的鬧熱,才能用這麼細微的廣角接納這二十年來的人世滄桑與世代變換。也因遲到,隔了這麼一段距離,許多情緒就不那麼短兵交接,反倒因為有了距離,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包容與寬恕...蔣曉雲用她戲而不謔的生花妙筆,原諒了將家財散盡送回家鄉的老人、原諒了貧窮以致貪婪的鄉親,原諒了兩代子女的不諒解,原諒了兩岸文化的差異...最後更以一個最卑瑣的董婆以最高形式的殉葬令老人回鄉娶親的控訴有了最圓滿的回覆...






Comments

  1. 我真心認為,陸先這張畫,完全是蔣曉雲筆下的楊敬遠與李謹洲...

    ReplyDelete
  2. 看來我又欠了一本書債要讀

    ReplyDelete
  3. 晴陽先看許涼涼,交換心得...^^

    ReplyDelete
  4. 不知道有沒有人記得李師科?台灣搶銀行的開山祖,也是一枚老芋仔!花花要是有印象,就不會對老兵有太浪漫的想像了!^_^

    ReplyDelete
  5. 從來沒想過有人急著要嫁給老芋仔。當年國軍撤來台灣,為了要三年反攻大陸,政府規定軍人不准結婚。他們若知有人急著要嫁,真會樂瘋了。

    李師科我記得。是不是戴了帽子及墨鏡去搶銀行?

    ReplyDelete
  6. 真的啊?規定軍人不准結婚?我倒是第一回聽說...

    以前有聽說,要撤來台灣時,很多漂亮時髦的小姐站在船邊,央求軍人帶她們上船,以身相許...不過在後來的小說或電影裡倒沒看過類似情節,不知是否屬實?

    會樂瘋哦?哈哈,時不我予啊!

    ReplyDelete
  7. 李師科?完全忘了這人啊!一說就想起來了。

    想不到真有人為他立案呢,維基上有詳細資料:
    李師科案

    無言兄當時離開台灣了吧?

    ReplyDelete
  8. "大江大海" 甚撩人情緒 一向冷靜理性的老爸 看完後大受震動
    還是"巨流河" 蔣曉雲好 越是淡 越是細膩貼心

    ReplyDelete

Post a Comment

Popular Posts

太陽與月亮的婚禮-日蝕/光年

少年Pi的奇幻之旅

超級月下看金鎖記/光年

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