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於喧囂的孤獨


赫拉巴爾《過於喧囂的孤獨》以冷調筆法沉穩略帶戲謔地敍述一個哀傷的故事,這哀傷不僅是一個社會底層老人的一生,更是愛情的、文明的、時代的哀傷。

一個從事垃圾處理長達三十五年的老人,因為對紙本對文字的眷戀而最終以殉情姿態將自己與廢棄的書本壓縮在一起,與往日時光中的微小歡樂同歸於盡。

赫拉巴爾在書中不斷重覆「三十五年前,我處理廢紙和書籍」、 「我無意中獲得了學識」、「天道不仁慈」....以此喃喃砌語,堆出幽暗地下室打包垃圾的時間長度,堆出無盡閱讀的恆久與執著,也堆出一切事物成敗壞空的無可如何。

全書字字珠璣,尤其赫拉巴爾藉著書中主人翁的口,在哲學、文學、音樂、藝術與科學間旁徵博引,滔滔不絕,對讀者而言無異是一場意外的靈魂宴饗。雖然書末也自嘲:『在這場暴風雨中,我曾經那般信賴的書本竟沒有一本前來解救我,一言一語都沒有...』,讓人不禁眼泛淚光地會心一嘆,那些經年累月一字字,一頁頁「無意中」獲得的知識,擠壓在腦袋中的思想,成了一包又一包的觀念,於現實的困阨中,絲毫無力可使,只是無用的垃圾。

有人說《過於喧囂的孤獨》在說一個低下階層的人於困頓中藉著閱讀解脫現實的不堪,這是其一,但我更覺赫拉巴爾所企圖的,不僅於此。他崇拜知識,也嘲諷知識份子,自困於那上千噸能把人壓死的書本中,讓人日日惶惶不安。知識一旦堆砌成牆,自困也困人。 美麗的女友,一再被糞便沾污,於眾人面前受羞辱...他在乎文明,卻也看見文明暗潮中鼠輩相互啃噬,相互侵略的殘忍。赫拉巴爾以地面、地下光明與黑暗的生活情狀,交替敍述「天道不仁慈」之下種種諷刺又殘酷的人生,惟有在徒手觸摸到印有文字的紙張時,才能從紛繁的世事中觀看另一個世界,才能體會出雖然天道不仁慈,但有比天道更可貴的東西:那就是同情與愛!

赫拉巴爾藉由一個卑微形瑣的老人來詮釋「高貴的人不一定是貴族,罪犯不一定是兇手」。細細品味,赫拉巴爾想說的話很多,語重心長,並且說得十分精彩.... (2014.09.22)


Comments

  1. 忘了那位大師說過(好像是張大春),散文寫得再好,也很難讓人一口氣全書看完(易生倦怠,即使是美感倦怠),起初我沒懂,一直到看了《過了喧囂的孤獨》我才懂,原來幾本在手邊的散文書,都不及這麼薄薄的一本小說。... 創作者的功力立見高下,而讀後的觸動亦立顯強弱...

    ReplyDelete
  2. 寫書有寫書的不同,一般是賺取稿費,生活的需要。稍微高一點的是’紀錄生平’

    ReplyDelete
  3. 為賺取稿費有為賺取稿費的寫法,為得掌聲也有為得掌聲的寫法,套一句王德威的說法:『是非功過,都還言之過早』。但與此同時,『就有一批作者寧願獨處一隅,以千言萬語博取有數讀者的讚彈....』,所以我相信,有人在寫作的路上,的確是很孤獨的。

    ReplyDelete

Post a Comment

Popular Posts

我打從江南走過

少年Pi的奇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