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輕情義重
by
flower
@
2014.09.29
上午收到朋友Stone從台灣寄來的「皂露花」,輕巧可愛,用來放置肥皂,上面看似葉脈的設計,實則是用來排水的。盒子上有詳細的說明,還有美麗設計師(林亦恩小姐)的照片。
雖然不知道台灣所謂的「文創」範圍是什麼,在我看來,這是屬於工業設計的部分...工業設計不僅使用於冷冰冰的機械性質範圍,也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包括客廳裡的沙發傢俱、廚房的鍋碗瓢盆、書房的枱燈、鋼筆...等等,當然也包括這小小的肥皂架。
謝謝Stone細心,想到要把這樣有創意的小東西放在我們家,一則可以看到台灣新生代的設計產品,二則可以鼓勵正在學設計的小女...一舉數得,禮輕(重量輕)情義重...^^
- Yung Hua Miao, Albert Yang, 左蓓蓓 and 39 others like this.
- Margaret Lai 對, 就是歌手可以向文化部申請經費, 視企畫案內容得到補助, 我記得有看過這新聞
上回好像是HEBE 得到補助, 沒得到補助的其他唱片公司就有新聞可炒了
連影視製作, 文化部都有補助啊, 就某些電視劇或電影都有, 可是弄成人人有奬, 獎金杯水車薪, 又變成話題See Translation - Jacqueline Lee 其實,織品、傢俱、電器這些都是工業設計。而包裝、廣告、美工這些是屬於美術設計。但廣告人因為很容易跨界到一些小小不需要太多計算工程的文具家飾類,不知為何就跑出了文創這個新名詞。(文芸創作)See Translation
- Margaret Lai 所以到底要像含果仁那樣, 砸重金補助某些製作, 行銷國外, 還是像台灣目前這樣, 不多的錢, 大家搶著用, 也弄不出個毛來, 我不是文化人, 所以完全不懂
昨天看到朋友分享的一則很有深意的文章
如果要讓一個地方沒文化, 那就辦XX 文化節, 因為搞到最後就是變成行銷該地的伴手禮, XX 文化季辦得越大, 同質性越高, 結果從南到北的XX 文化季, 都變成在賣伴手禮, 伴手禮了
至於文創, 有人為文批過了, 我還是一句話, 不是文化人, 所以對文創這個詞沒有想法See Translation - 石依華 Jacqueline 說的可能是對的,畢竟我從來沒企圖發掘過文創這兩個字是從何時、自哪裡生發出來的。
印象裡許多開創意小商店(包括吃食、住宿等功能)的,也是自認或被認為屬於文創。雖然恕我不太認同。See Translation - Jacqueline Lee 哈哈~ 因為我的同學都是做廣告創意美工包裝設計的,松煙常有他們的足跡。也很多在做䄚品設計、室內設計、或是大小雕塑。看他們不時在參加"文創"展覽,才知道政府很鼓勵個人品牌文創。See Translation
- Margaret Lai 花是指XX文化, 還是指古又文, 那我慢慢打
商品, 只要加上文創二字就變天價, 台灣的文創園區好像是這樣
上回去台南神農街, 在一家小店買到一本99 元的筆記本, 很有設計感, 價格也在可接受範圍內, 雖然那店沒有寫什麼文創不文創, 但是那本小筆記本, 會讓我想到那天在神農街上的愜意, 私以為文創商品, 就應該是這樣的, 可以藉由該商品想到當地的風貌, 或回憶起當地的文化氛圍, 才叫文創商品啊
不然掛上文創商品, 可是和當地的聯結薄弱, 也看不出文化意涵, 只是設計精美, 充其量只能叫商品吧( 我要被文創商品的人追殺了 )See Translation - Vivian Fan 是指XX文化。我不識古又文哩,待會兒再去查。
文創是不是一定要與地方聯合,應該很難說吧?前兩週逛Granville Island時也有看到設計得很棒的筆記本,當時還想著,如果回台灣,就買兩本送晴媽和石頭...但那設計跟地方沒有什麼關係,倒是與生活有些密切,下回拍照給妳們看看(如果店家允許拍照的話...^^) - Margaret Lai 可是台灣的文創, 剛開始打的就是"和在地生活聯結"的感覺
其實我很喜歡看有設計感的東西, 就算買不起, 看看也可以
如果是好的設計或創意, 就算高價我買不起, 我還是覺得OK, 可有些東西就覺得是因放在某些場所販售, 才那麼價高, 這個就....按下不表了
文創, 是因為創意或是量產, 所以價高, 我真不了See Translation - Margaret Lai 去年去參加萬華文史導覽, 導覽員就說了, 萬華在地很多文創的工作者, 想進駐剥皮寮, 偏偏剥皮寮是老松國小用地, 不能出租, 三水市場(離剥皮寮不遠, 大概只有幾十公尺)中有一個整修的日式建築, 可是市政府想把那裏BOT 出去, 變成台北市牛肉麵節的示範商店, 牛肉麵和萬華的文化有什麼關係?
導覽語重心長的說, 在地文史工作者就是沒錢, 政府有權有錢, 可是在規畫在地發展時, 卻任由財力雄厚者進駐, 反而失去了在地人展現當地文化風貌的機會
這番話, 大概也是目前台灣許多文創園區是大財團公司進駐的最佳寫照See Translation - 石依華 拉回來這個 LimitStyle 的運作模式:透過網路平台募資(喜歡某個設計項目的人,可以匯款過去『預購』,若這個項目透過這個模式獲得足夠的資金,就可以開始生產)。這是一個擺脫政府(資金或短視)干預的方法,雖然屬小規模的自由抗爭。See Translation
- Margaret Lai 又來一個辦了XX文化節,其實是消滅該地文化的個案
話說以前每回去附近的錄音室,就會對著台北機廠發呆, 直到它被拍攝報導
商業開發伸進文化古蹟, 這不是第一例
http://www.appledaily.com.tw/.../forum/20140930/479043/See Translation - 石依華 商業開發無可厚非,不然台北機廠就不用遷去富崗。
不過過去台鐵人在台北機廠累積的細緻維修文化之遺蹟,如洪文所舉例者,那才是『文化』之所在,跟古不古蹟(即承載文化的外在硬體)如何改變與開發,沒有關係。See Translation - Margaret Lai 台北機廠這二年有某些時段開放民眾參觀
剛好都沒空去
從公視節目中看到的畫面很有歷史況味,再加上洪先生說的工作現場累積的文化,這就算活的鐵道文化
工業的機具,和廠域的保存,遇上商業開發,會變成什麼模樣,我想這是鐵道迷比較在意的地方
因為很多改變一旦發生,無法還原
所以很希望在開發後的台北機廠,仍然能留下某些建物或工作現場,讓後來的人看到現場,可以了解上一代的人是如何在這裏維修,工作See Translation - Margaret Lai 台北機廠的照片
http://blog.yam.com/chaoming/article/68583172See Translation - 石依華 如果想看有歷史況味的建築,那就如同目前文化局的規劃,保留部份建築。
如果想看前人因應工作姿勢、位置而相應開發出來的手作器具,那就保留部份器具。
如果想看維修文化,那就應該如同捷運北投機廠,讓人看到運作中的機廠。
這三者要是全部一廂情願稱之為鐵道文化,那就是....癡人說夢。鐵道文化不是只有建築,只有器具,而是活生生在鐵路運輸的每個環節日日在運行者,不是喜歡攝影的人拍下來的鏡頭就叫文化。
希望晴媽能有深入體會與認知後,再行評論。See Translation - Vivian Fan 文化本身與載器的確容易混淆,好比在數百年的建築物裡開餐廳,外殻是古蹟,但裡面卻很商業也很現代(好比淡水紅樓),那麼建築物的外觀與地理位置就不容被遷改。反過來說,如果載器的外殻只是臨時搭建的鐵皮屋,裡面的裝置才是文化的呈現,那麼外殻放在那兒 ,用什麼材質就不那麼重要了。
以上是不負責任的"歪果人"說的不負責任言論...^^ - Margaret Lai 石大, 我不是鐵道迷, 所以對所謂的鐵道文化真的不懂
可是文化和生活經驗一定相關, 所以我比較持疑的部分是台北機廠會保留多少現況, 放上別人拍的照片是因為我沒去過
活生生在鐵路運輸的每個環節, 這句話很對, 上周坐火車去新屋, 一直到過了板橋後才看到天空
沿著鐵道的風景, 嗯, 真不好看, 可能火車經過之處都是該地最繁榮之處吧, 坐到楊梅下車, 感覺沒看到風景, 都是亂七八糟的街景, 回程一過板橋, 就聞到很濃的柴油味(火車是用柴油嗎?), 因為是密閉軌道, 車廂裏都是油味
西部幹線在桃園之前好像沒有風景, 不像東剖幹線, 一過汐止的高樓群, 就有風景可看
這大概是我對坐火車的最近期印象See Translation - Vivian Fan 好巧,今天剛好出現這篇文: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970658.shtml - 石依華 花花和晴媽,妳們好像都頗熟香港電影,要不要試試看底下這個網頁。我沒看內容,不知道難不難。
http://www.etidol.com/.../2014hkfilmshowcase/index.php...See Translation - 石依華 Vivian, 上次忘了在你哪一個貼文底下有聊到 Simon Fraser U,我說我是在科學人上三不五時看到他們家的有趣研究。
昨天首次使用科學人電子版資料庫,索性就來搜尋一下以茲證明。現貼一篇好像比較接近你們生活習慣(依稀記得看過誰家有裝餵鳥器的 ),蠻有趣。
-----------------
鳥兒早起但不吃早餐
- 讓野生鳴鳥配戴晶片,追蹤牠們的進食策略。
Living Claw to Mouth
作者╱高德曼 ( Jason G. Goldman )
譯者╱林雅玲
大家都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不過,真相當然是更複雜一些。
花園裡的鳴鳥在冬天有個任務,就是要活得夠久,才能在春夏期間繁殖下一代。小型鳥類一個晚上可能流失高達10%的體重,所以牠們每天都得認真進食。不過要是體重增加太多,飛行速度可能變慢,反而容易受到掠食者(例如松雀鷹)攻擊。
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把微晶片裝置在2000多隻鳴鳥身上,追蹤牠們的活動,並設置許多裝有微晶片偵測器的餵食站,每天移動部份餵食站的位置,藉此推斷鳴鳥如何找到食物。
每天早晨,這些鳴鳥離開巢穴,巡視並評估每個食物源的品質和位置,但沒有真正進食,牠們空腹好讓自己在白天能保持足夠的靈活度以閃躲天敵。傍晚時,這些鳥根據早上獲得的資訊返回進食。研究人員最近在《生物學通訊》發表了這項研究。
這是首次嘗試調查野生鳴鳥如何因應生存挑戰的研究之一,這項新實驗想知道牠們如何兼顧填飽自己的肚子與不要進入別人的肚子。英國牛津大學研究生法里納(Damien Farine)主導這項研究,他說:「過去的研究大多是理論模型,不然就是在人工飼養下進行研究。」
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野生動物生態學中心的主任依登柏格(Ron Ydenberg)表示,將來研究人員可以利用類似的微晶片設計探討進一步的問題,例如在鳥類間傳播的疾病,以及牠們的社會網絡和認知能力。他補充道:「30年前我還是研究生時,進行這種複雜的分析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本文出自SA 201402)See Translation - 石依華 不過近期讓我更有印象的應該是這篇:
-------------------
抑制腦中分心雜訊
- 面對讓我們分心的事物,大腦反應會有所抑制,提升了我們的注意力。
The Brain's Power to Avoid Diversions
作者╱賈布爾 ( Ferris Jabr )
譯者╱涂可欣
你知道高速公路的某一路段有個出口,但是從前沒行駛過,不希望錯過它,於是小心翼翼注意著路邊標示。然而你的視野內卻出現許多讓人分心的事物:廣告看板、拉風的敞篷跑車,還有儀表板上鈴聲大作的電話,你的大腦要如何專注於當下的任務?
為了回答這問題,神經科學家一般會研究大腦如何加強對目標事物的反應:當你看到該物件時,大腦會送出強大電脈衝來刺激自己。今年4月《神經科學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還有另一個可能同樣重要的方式:刻意減弱對其他事物的反應,讓目標更顯重要。
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的認知神經科學家蓋斯巴(John Gaspar)以及麥克唐納(John McDonald),讓48名大學生在電腦上進行注意力測驗,而獲得上述結論。受試者必須在一排綠色圓圈中,很快找出唯一的黃圓圈,而且不能受到更醒目的紅圓圈干擾。研究人員以戴在頭皮上的電極網罩,監測受試者的大腦電生理活動。從記錄到的電生理模式可看出,受試者的大腦會不斷抑制其他非黃色圓圈的反應,這是此特定神經機制運作的直接證據。
麥克唐納說:「神經科學家早已知道抑制作用,但是並沒有想到它也是提升注意力的機制。現在我們則確認了抑制作用能防止分心。」這類研究可幫助科學家了解像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有注意力問題的大腦中,發生了什麼事。此外,分心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在這個充滿讓人分心事物的世界裡,能讓我們了解大腦如何集中注意力的任何知識,都值得我們關注。 (本文出自SA 201407)See Translation
#
生活物語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