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04

燼餘錄

Image
在流言的燼餘錄中,張愛玲談到了當時對戰爭的感受。我想用她自己的話來回答她在戰時冷漠態度的批評,也許比較貼切。 『我與香港之間已經隔了相當的距離了——幾千里路,兩年,新的事,新的人。戰時香港所見所聞,唯其因為它對於我有切身的、劇烈的影響,當時我是無從說起的。現在呢,定下心來了,至少提到的時候不至於語無倫次。然而香港之戰予我的印象幾乎完全限於一些不相干的事。』

流言

流言是張愛玲的散文集,也是一直放在我手邊的張愛玲作品。 在這本集子裡,可以看到最多張愛玲。 書中她談了她對音樂,對藝術,對京劇的心得;也寫了她與姑姑,與炎櫻的感情;談到她如何看女人,如何看待愛情;最重要的,她談到了父母對她的影響。 雖然是散文,仍然可看出她的描寫功力,幾乎現在被引用的張愛玲名句,都是出於此集。 如: ●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那是嚴格的試驗。--童言無忌 ●對於不會說話的人,衣服是一種言語,隨身帶著的一種袖珍戲劇。--更衣記 ●正經女人雖然痛恨蕩婦,其實若有機會扮個妖婦的角色的話,沒有一個不躍躍欲試的。--談女人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愛  ●一個人出名到某一個程度,就有權利胡說八道--詩與胡說 ●事情來得太突兀了,缺乏舞台經驗的人往往來不及調整面部表情。--打人 ●偶而天真一下還不要緊,那樣有系統地天真下去,到底不太好。--打人  ●窮人結交富人,往往要賠本--雨傘下 張愛玲在短短幾個字裡,總是透出她對人世的冷眼旁觀。而她又說得那麼入裡,讓人在幾個文字前面,發上一陣呆。

張愛玲的委屈(四)

耶穌在受審時,審問官彼拉多心裡明知他沒有罪,但難杜百姓眾口悠悠。於是把另一位被判了死刑的強盜提到百姓面前。問他們,你們要放了耶穌,還是要放了這個強盜? 百姓瘋狂地喊著:殺了他!殺了他!我們要那個強盜! 在宗教信念上迷失錯亂的百姓,寧願要一個罪大惡極的強盜,卻不要一個找不出罪名的耶穌。 那些人寧願要一個真正的漢奸胡蘭成,卻不放過無辜的張愛玲。

張愛玲的委屈(三)

我的小留言版當了,只好在這裡碎碎唸... 時代之說.. 時代相隔當然會有意境上想像空間的限制。 譬如紅燭昏羅帳,咱們這會兒又不點紅燭,又沒羅帳,在意境上只能想像。而想像就與事實有距離。 但如果讀者要以個人的經驗來領略文學或藝術創作的靈魂的話,應該要給予更多時間。  譬如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沒有去過敦煌,沒有挖過地瓜,沒有打過水.....甚至沒有經歷過失業,不知道什麼叫為生活奔波..等等..在我們有限的人生經驗裡,我們真的很難完全明白創作者的意念。 但也許有一天,我們會遇上作品裡所陳述的事實,那麼我們會因前人的作品而使後來的人生經驗鮮明起來。 所以,當文學或藝術經過時間的考驗而仍然偉大時,我們才稱創作者偉大。

張愛玲的委屈(二)

在 這裡 看到人家說張愛玲是漢奸,是無骨文人。看了幾天了,實在忍不住,上去說了兩句(關公面前耍大刀...^^")。 >> 關於漢奸無骨之說: 以台灣目前現在的政治環境,是不是沒有寫點兒本土的東西,就會被冠上"不愛台灣"?但被冠上"不愛台灣"的作家們,願意接受這種說法嗎? 如果在一個戰亂的時代,沒有表態或沒有寫點兒國仇家恨的,就叫無骨,那麼與陸游,辛棄疾同時代的其餘文人,都是無骨?因為只有他們被稱為"愛國"。 >>至於有時代不能貼近的說法,我也覺有點牽強。 如果我們還能在李白 蘇東坡的詩詞裡悠游,還能在基督山恩仇記或王子復仇記裡憤怒不平,那麼時代與文學性又有什麼衝突呢? 當然,張愛玲的確有過於載譽之處,但之於她慘淡的人生,得到讀者這點兒偏愛,又何必非要?奪呢? 漢奸,無骨之說太殘忍。 唐德剛先生可以有他的說法,但夏志清先生也有他的評斷。 之於文學,可以就作品討論好壞;若要批評作家本身的人格則太主觀了。

我也用不著十分懂他

老師傳了一篇寫胡蘭成的文章給我看,他說寫的不錯。大意就是說,大家都罵胡蘭成負心薄倖,其實是因為我們不懂他。他雖是個浪子,但浪子也有真情。

張愛玲的委屈(一)

張愛玲在華人世界一直很具爭議的點,就是她處在一個戰亂的時代,但文章裡卻只有世間男女而無國仇家恨。在大陸被解放時,她離開了華人世界,跑到美國去,更是她不愛國的有力證明。 當張愛玲的聲譽超載出她個人生命所能承載的容量時,攻訐她的文字也隨之而起。 當我在看那些文字時,我心裡不禁納悶,天哪,這些人跟張愛玲有多大的仇恨呀?極盡攻訐還不夠,乾脆把胡蘭成抬出來,胡蘭成背棄張愛玲,不再是張愛玲的傷痛,而是她的羞辱。 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人看待事情總是非黑即白。 張愛玲,真的只是一個孤伶伶的女子,在當時她能作什麼呢?況且她愛著胡蘭成呀。她一生中什麼都虛了,戰亂中,在手心裡捧著這麼一丁點兒的幸福,難道都不允許她嗎?況且這幸福對她來說,仍然只是泡沫。 如果當時張愛玲愛國了,中國就沒有抗戰了嗎?如果張愛玲留在中國,她不會成為另一個老舍嗎? 至於文章裡不寫家國,以她的個性她是不會寫的。就像以我的個性,我也不會寫台灣選舉的事的。 另外,也有人說張愛玲離我們太遠了,跟生活不貼近。 那...李白,蘇東坡怎辦?...莎士比亞怎辦?...歌德怎辦??

白描的工筆畫--談張愛玲作品的敘事性

不知道說了會不會被張迷丟石頭? 對張愛玲的文字,我是深深著迷。因為字字說到人心嵌深處。她能說出妳想得到的,也能說出妳想不到的;能說出妳體會到的,也能說出妳來不及體會的;能說出妳的想像,也能為妳編織想像。 但這種描述的功力,放在小說裡,有點過於舖陳。 也許我喜歡紅樓夢那種用對白動作來"演"出人物性格的表現方式,所以對她這種,每一場內心戲都描述太透徹,有點覺得她說得太多了。整部作品,往往像一幅白描的工筆畫,纖維畢現,但略顯蒼白。 但也正因此,我們不必去猜測她作品中人物的性格或結局,不然除了恨紅樓夢未完,還得恨張愛玲未續,那文人們也太忙了。 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也是以描述而成。所以這本書更像一本心理或哲理的作品。 馬森的"夜遊"也是,所以只能說它是一本好書,卻很難說它是一本好的小說。 不過自從昆德拉得獎後,這種以描述而成的作品風格便開始流行了起來。這種風格作者比較冒險,因為說故事的功力如果不夠強的話,恐怕會在森林裡迷路,變得不知所云。 當然,米蘭昆德拉,張愛玲,他們都是說故事的高手! 說故事和演故事的不同,在於前者不太會使讀者入戲,讀者的感官居於客觀地位;演故事則不然,讀者被帶進作者搭架的舞台,跟著主角在每一場場景裡穿梭,讀者的感官非常主觀,所以會隨人物而喜而悲。 再者,一段故事總不如一齣戲劇來得大氣。所以故事裡的人物不能太多,場景的層次不能過於豐富,不然說不過來。所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主角只有四位;而張愛玲的精彩,在短篇小說而不在長篇。 作品的好壞,當然也不能決定於讀者讀時當下的反應,不然一些笑話也可以當文學作品看待了。所以"說"或"演"都無妨,令人回味的,仍是作者本身舖陳的情節及字裡行間的氣息。

她從海上來

Image
台灣公共電視精心製作了 "她從海上來" 記錄張愛玲傳奇的一生。 此劇的完成,姑且不論它的商業動機,至少我是感動的。 雖然直到如今我都還沒看到此片,但對於編劇王蕙玲我很信任。我大略看了看網站上的一些生平介紹,王蕙玲的資料很大部分是依據司馬新先生的"張愛玲與賴雅"。而司馬新的資料,也是目前我較為信任的。

花魂化蝶,尋找來生

每隻蝴蝶都是花的鬼魂,回來尋找它的前生 --張愛玲 張愛玲逝世十年了,真是一轉眼間的事。那一年五月我剛到溫哥華,九月初聽到她的死訊。要說傷心,也說不上。但就是心裡沉甸甸,悶悶不樂了好些日子。

我看張愛玲

Image
我們喜歡一個人,往往不是因為他有什麼特別或是比別人有什麼好處,就只是因為喜歡上了。 我對張愛玲的感覺就是這樣。

張愛玲生平

張愛玲於過世後,她的名字又一次浮出人世,而且以一種更美的姿態。 她在文學上的地位,也因蓋棺論定,而得到該有的定位。對她而言是一次沉冤得雪。

我的紅樓夢魘

Image
近來一直想寫幾篇紅樓夢裡的人物,但感覺還很渙散,沒法成篇成文。都是以前讀的東西,沒有整理出來,永遠就像飄在空氣裡的片羽,只在彷彿間,瞥眼中。

蝴蝶效應 人生效應

Image
蝴蝶效應 人生效應 關於這片,好壞評論都有。我倒沒想評論啥,只是說說看完以後想到的一些事。看了《蝴蝶效應》後,發覺好萊塢人士對能夠在時光之間穿梭,一直都有很深的憧憬。無論用什麼方法,總想在過去未來之間擺盪個幾回才甘心。因而也將這樣的夢想製作成電影裡的元素,譬如早期的《回到未來》,《佩姬蘇要出嫁》...等片(應該還有很多,一下子想不起來)。

十面埋伏

Image
導演:張藝謀 演員:劉德華 金城武 章子怡 這片子,因為一直處在挨罵的風評下,所以我始終沒有急著想看。 昨兒個剛好有機會,就把它看完了。 看完以後,只有一個想法:真是該罵! 

The Ladykillers

Image
這兩天看了這部電影。看的時候覺得配樂很好聽,在逛街時剛好看到原聲帶,就買了回來。 有湯姆漢克的電影,很少讓人失望的。就算其它配合都失敗,看他演戲也很過癮。 不過我倒不是說這部電影失敗,只是它不是我喜歡的那種類型。 劇情就是描述一個小鎮上住著一位孤獨的寡婦,善良而古道熱腸。 有一天來了一票人,假扮在各行業中工作,實則進行搶刼賭船現鈔的計劃。湯姆漢克飾演劫匪的頭頭。 全片都瀰漫在一種詭異的氣氛中,有搶刼殺人,有人性的貪婪,卻以喜劇方式呈現。當然也不必因此就冠上人生原本就錯謬荒誕的大命題。因為歹徒也是人,也會犯錯,會在測試炸彈時把自己的手指頭炸掉,也會在搶劫進行到一半時,突然拉肚子。 與其說它搞笑,倒不如說它更貼近人性。在"不可能的任務"或詹姆士龐德的電影裡,這種情節是不能發生的。因為他們是英雄,不是常人。 最後錢到手了,一幫匪徒窩裡反,又想殺房東太太滅口,錯綜之間,你殺我,我殺你,最後全死光了,錢財全留給善良的房東太太拿去捐給學校。 片中的房東太太也很可愛,聽說是影壇新人。影評說她在片中的表現,無關乎演技,因為她就是在演她自己。   星辰   這電影我有看~~ 裡面有幾場戲真是笑翻了~~   2004/11/16 16:18  刪除     南風   喔.. 等dvd發行後,去找來看...   2004/11/17 14:03  刪除       最近我很喜歡看HBO的"Carnivale"! 很不幸的,中文給他翻成"奇幻嘉年華"....因為我一點都不覺得奇幻...不管是不是神論、人性...說奇幻都太過於...不切實際吧? 推薦給大家看看啦!!   2004/11/17 21:05  刪除     flower   有些中文片名真的翻得有點兒莫名其妙。 像我上面說的這部,中文片名叫:師奶殺手。 我記得"師奶殺手"在香港的意思是,某帥哥帥到迷死一堆歐巴桑,所以我沒用中文片名,好像跟片子完全不搭嘎嘛!!...[沈思]  2004/11/18 03:43  刪除     南風   .... 原來是這名.. 還好妳說了片名,‘師奶殺手’土雖土,其碼有個名,否則我還等它上片,到哪去找ㄚ..[沈思] 其實...翻的也粉好呀..The lady killers

鄉關何處

Image
有位有點兒年紀的朋友,平日談話間總以"外省人第二代"自居,我常笑他,把自己說得像啥貴族。有一天他沉甸甸地跟我說:在 Liqued Store 看到那些洋酒就覺得冷冰冰,可是一看到中國酒,好像都聞到酒香了。

亂世浮生 似水悠悠

Image
  斷斷續續看了大陸電視劇"亂世浮生",又叫"似水浮生"。不知台灣有沒有上演?   故事情節其實蠻老套,一群人為著自己的利益或目的,繞著一個末代清宮流落出來的古物-痕玉寶鼎打轉。在這過程,當然就顯出人性的各種冷僻晦澀或剛正秉烈。   痕玉寶鼎到底寶在那裡,劇中好像沒有說明。只一味說它的價值連城,擁有者將可富敵國,權傾世。同樣的情節,發展成武俠小說,可以是倚天屠龍記;發展到西方,就是魔戒了。   故事情節並無新穎之處,但演員的表現實在太好,個個都不像在演戲,活生生像回到北京城裡的胡同,的大宅,彷彿這戲就發生在周遭。   劉佩琦在前半部時,表現並不特出,但後半部因戲份的關係,就顯出他影帝的功力了。   這戲的宣傳一直在李立群飾演的角色上著墨,形容這角色如何的卑瑣無恥。李立群飾演自英國劍橋拿到碩士學位回國的沒落王孫,因為不甘於平凡,在利益的追逐中,一步步出賣了自己,朋友,愛人。最終落得一無所有,失心流落街頭。   劇末,一位古玩鑑定家,因為拒絕為軍閥鑑定寶鼎真偽,自牌樓上跳下身亡。在赴死的途中,自願被五花大綁遊街;跳樓時,唬弄大帥唱京戲,在<武家坡>的一句"一馬離了西涼界"縱身而下,那場面非常令人動容。   一個身處亂世而又無力感的知識份子,只能選擇遊街來向眾人表明自己的不曾茍同;只能選擇自盡來拒絕無邊無際的紛擾。   飾演女主角蘇巧云的史蘭芽,我蠻喜歡她。端莊賢淑的氣質很大派,飾演讓劇中男士們個個傾心的角色,很有說服力。    總的來說,大陸電視劇在深度和廣度上,都發揮得很好。這部劇的劇本深廣度雖然都還不夠地道,但導和演,都算是上乘了。 附加一句:反倒李立群的演技,顯得太演戲了。   flower   嗯?..台灣真的沒上演這部電視劇? 片頭演員介紹時,在李立群名字旁邊加了(中國台灣)的字眼, 我就猜想,台灣大概不會上演。  2004/11/09 13:50  刪除     南風   我去找找看.... 能讓花過目還介紹的,應該是不賴吧...[沈思]  2004/11/09 16:37  刪除     flower   沒啦..我也是剛好看到。 這戲大概不太合台灣目前的市場,沒有俊男美女,沒有啥新奇的玩意兒。  2004/11/10 01:33  刪除    LUKE  hi

飲酒飲到微醺處

鄭愁予親自朗讀【最美的形式給予酒器】 鄭愁予/最美的形式給予酒器 酒 是李白的生命 滌蕩千古愁 留連百壺飲 酒 是杜甫的情誼 肯與鄰翁相對飲 隔離呼取盡餘杯 於我 酒卻是自然 我醉著 靜的夜 流於我體內 我已回歸 我本是仰臥的青山一列

錯誤

Image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啼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鄭愁予[錯誤])

好漢不胡前三把

Image
最近想起一位大哥:演鐵達尼號的李奧納多。鐵達尼號在當年,無論氣勢或聲勢,都是舉世披靡,造就了劇中的迪克-Leonardo Dicaprio。 為什麼想起他呢?..因為腦海裡老記得那年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他沒參加,因為抗議自己沒有被提名。這位不可一世的帥哥說:『我怕我去了會搶走別人的鋒頭。』。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還說了一句話:『二十一世紀,是我李奧納多的世紀。』 姑且不論這中間是不是媒體誇大其詞,當時我還真為他捏了一把冷汗。

這,也將過去

Image
● 這,也將過去 一個強而有力的國王,統治了許多領土,權傾一時。許多有智慧有才能的人,為他工作。 有一天國王召集全國的智者,要他們幫他出主意。 他想要有一個指環,當他不快樂時看到便會歡愉;快樂時看到,便會憂傷。 群賢討論良久,最後終於下定結論,那枚指環上應該刻著: 『這,也將過去』。

往日情懷

Image
有幸,在少女時代,識得好友Meggie。 我言有幸,是因為黃金歲月每個人都有過,但是留下記錄的不多。我因和Meggie情深,稍一分離便要寫信述說心情,所以留下了許多書信,留下了許多黃金歲月的濕潤痴情。 至於日記,我從小學五年級暑假開始寫,直到大學畢業,不曾間斷。連生病住院時,亦要求護士小姐提供紙筆,頂著高燒寫下短句。 這些日記本,從台北隨我到北投,到淡水,再回台北,而到溫哥華。

滄海一聲笑 -- 閒話笑傲江湖系列

Image
滄海笑 , 滔滔兩岸潮 , 浮沉隨浪記今朝  蒼天笑 , 紛紛世上潮 , 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江山笑 , 煙雨遙 , 濤浪淘盡紅塵俗事知多少  清風笑 , 竟惹寂寥 , 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  滄海笑 , 滔滔兩岸潮 , 浮沉隨浪記今朝  蒼天笑 , 紛紛世上潮 , 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徐克這系列的電影改變了不少人的命運。 第一個大概就是黃霑了。 黃霑在香港寫歌無數,直到這首歌出現,才真的名滿江湖。而電影本身也因這首曲子而加分無數。看過的人應該都記得,兩位老前輩在江上焚船自盡那一幕,背景音樂奏上這首曲子,畫面壯烈而遼闊。

滄海一聲笑-- 閒話笑傲江湖系列

Image
滄海笑 , 滔滔兩岸潮 , 浮沉隨浪記今朝 蒼天笑 , 紛紛世上潮 , 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江山笑 , 煙雨遙 , 濤浪淘盡紅塵俗事知多少 清風笑 , 竟惹寂寥 , 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 滄海笑 , 滔滔兩岸潮 , 浮沉隨浪記今朝 蒼天笑 , 紛紛世上潮 , 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徐克這系列的電影改變了不少人的影劇 命運,其中一個是當年影劇生涯呈現瓶頸,在台灣孵豆芽的林青霞,另一個則是在詞曲界沉浮多年的黃霑。

外遇的藉口

Image
帶女兒剪髮。 聽到美容院裡,設計師與一位太太的對話。 面帶愁容的太太說,先生外遇,理由是她不曾為他過生日。 美容院裡幾位小姐都七嘴八舌地打抱不平。

男孩別哭-Boys Don't Cry

Image
Boys Don't Cry 編 導 / Kimberly Peirce 演 員 / Hilary Swank, Chloe Sevigny 只是想放鬆心情,於是在沒有預期的心情下,看了這部讓自己幾天都坐立難安的電影。 錯置迷茫的人生 劇情描述一位女孩,性別認同錯亂,雖是女兒身,卻是男兒心。我不知道這等不等同同性戀者,但我想同性戀者至少她知道自己是同性。但電影中這位女主角,卻堅持自己是男人。她把自己作男兒打扮,學男人的舉止,甚至追女孩。她給自己起了一個男孩名,布蘭登。

蝴蝶兒飛去--阮玲玉

Image
演唱:黃鶯鶯 作詞:姚若龍 曲:小蟲 蝴蝶兒飛去 心亦不在 棲清長夜誰來 拭淚滿腮 是貪點兒依賴 貪一點兒愛 舊緣該了難了 換滿心哀 怎受的住 這頭猜那邊怪 人言彙成愁海 辛酸難捱 天給的苦給的災 都不怪 千不該萬不該 芳華怕孤單 林花兒謝了 連心也埋 他日春燕歸來 身何在

有一種人...

Image
曾經有一位朋友,她討厭某人。 她跟我說許多討厭她的理由及她的惡行。 我跟某人不熟,只在公眾場合有點頭之交。但是朋友跟對方勢如水火,每次她說得口沫橫飛時,我雖沒有跟著罵,但也沒有反對。她的氣勢,不容妳不同意她的憤怒。

漢民族的幽默

Image
很多人以為幽默感是西方人才有的,或是由西方傳來的。其實我們漢民族早在千年前就很幽默了。中間可能被理學家們給弄擰了,以致後來漸漸失去。 我錄幾則在民間很被傳講的笑話出來,雖然是文言文,但並不難明白。我們目前有些典故也是由這些小故事裡發展出來的。

幾首電影主題曲

Image
1. 桂花巷:(桂花巷)    作曲/陳揚 作詞/吳念真 演唱/潘越雲  導演/陳坤厚 演員/陸小芬

唱不盡的歌--未央歌

Image
唱不盡的歌--未央歌 且縱歌聲穿山去,埋此心境青松底,常棲息。 整理書房,少不得翻到塵封已久的書。 翻到未央歌。 這書代表了台灣某一個年代。那個年代的學生,幾乎人手一本未央歌,書中的人物與情節,是那個年代的學生語言。學生長成出社會了,為人師表,再告訴學生,大學生活要精彩,就要讀鹿橋的未央歌。不知傳了幾代,傳到我這一代。 因為是學生手冊嘛,所以沒有喜不喜歡,在書店看到這書,沒有疑問地就買下來。好像書架上不放一本未央歌,就不在主流裡面。 但是,這書我分了好幾回才看完。所謂的幾回,不只包括空間,也包含了時間。我想,我是在婚後才完整讀完這本書。 也許太年輕,看不懂鹿橋在書中對過往西北聯校的懷念與對人生 變幻無常的感慨。最嚴重的是,我不喜歡書中的人物。勉強要說喜歡的,也許就是小童了。而小童幾乎是這本書所有讀者的大眾情人,沒有人不喜歡他。 書中的伍寶笙和藺嬿梅,活脫是紅樓夢裡的薛寶釵和林黛玉。但鹿橋把她們淨化了,淨化到一種程度,就像太虛幻境的仙子,沒有了人性。而完美的女性角色,始終令我坐立難安,我總怕一個不小心,她們露出人性,會破壞作者或讀者不肯醒來的夢。 多年以後,有位朋友告訴我,她喜歡大宴。他像個局外人一樣地在旁觀這場戲。但又有著與劇中人相同的情懷。他不若小童那樣吸引讀者目光,又不似余孟勤拘勤得讓讀者窒息。是的,大宴可愛,我也喜歡大宴。 在鹿橋的年代,不興在人性上有太多著墨吧?在他的序言裡,他說未央歌是一本重情調及風格的書,裡面的角色及故事都是為了方便抽象地談一種理想而發展出來的。因此自始至終雖然寫的是”這個”我”,但全書的精神反而是”無我”。 我想,這便是這本書中每個人物都沒有特別的性格的原因。作者原本想發揮的便不是一個個個別的角色,而只是想發揮書中那個樂觀的年月日裡,每個年青人的面面觀。 這便是未央歌吸引一代又一代學生的原因。 它的人物也許沒有紅樓夢精彩,但全書中的清新情調,卻是年輕學子最深處的嚮往。書中人物的愛戀分合,情節發展的舒卷急緩,讀者也許記不分明,但他們在校園裡的喜怒哀樂,縱情恣意,卻是人人羨慕的。 世界上也許真正有黑暗的一面,但如果在陽光下,仍要皺著眉來看一切,把光明的一面也要弄黯淡了,則未免太悲觀。人生那麼長,何苦在可以放肆,可以任性的青春裡就束縛了天真? 書中作者曾跳出來說了一段話: 『 在年輕的歲月裡,我們儘有單純而真摯的心靈可遭遇,

書桌情事

Image
這兩天忙著張羅兒子的新書桌。 開學前他向我表示,新學期他想要在自己房間作功課,我應允了他。 之前跟妹妹共用一張大書桌,現在要單飛,當然要有一張新書桌。 買書桌一直是我很頭痛的事情。幾年前為了買一張電腦桌,我逛遍幾個賣場,都沒有我中意的。找了好幾天,最後勉強買了現在用的這張。 買兒子的書桌,又發生同樣的情形,始終沒有中意的。 看了三天,走得都累了,女兒終於問:哥哥買一張書桌為什麼要搞這麼久? 因為媽咪都不中意呀! 哥哥要用的,他喜歡就好了呀。 ............ 小學二年級時我有了第一張書桌。 母親給我的驚喜,她說,要有書桌小孩才會愛讀書。 一張很普通的小書桌,陪我走過童年,渡過輕狂年少。在它上頭,畫過漫畫,寫過日記,讀完一本又一本與聯考毫不相干的書籍。 小小書桌,是一個小孩的世界,一個少女織夢的地方。 大學聯考那個夏天,我常在閣樓上坐在書桌前發呆。我不是一個上進的學生,從來也不知道用功是什麼。 有一天從外面回來,小書桌上放了一把玫瑰花,是母親買回來的。她說:妳整天看書,沒有時間出去看花草,所以媽媽把花買回來給妳看。我仍然記得母親在說這話時紅著臉靦腆的表情。母親是傳統鄉村婦女,既不新潮也不洋派。只因聽了人家說,要多看綠色植物,眼睛才不會壞,於是想到她這個視力不好,又忙於聯考無暇出去看綠色植物的女兒。心裡急,所以想到把「綠色植物」給搬到眼前來。我一直沒有告訴她,紅玫瑰花不是綠色植物。 這是我生平收到的第一束花。 而後幾天, 玫瑰花在我眼前含苞,盛開,凋謝。 玫瑰花凋謝時,花瓣一片片落下,灑了一桌子。那令我擔憂,我害怕母親的深情隨著花落而被我遺忘。 終於想到一個方法。我將一片片落下的花瓣,夾在厚厚的紅樓夢裡。這本紅樓夢是我小學六年級的生日禮物。雖然後來我知道有更好的版本,但我始終只帶著這本。 直到如今,那幾片如豬肝紅的玫瑰花瓣仍夾在我的紅樓夢裡。每次翻開紅樓夢,看到那幾頁因花瓣而湮開的水漬,看到已薄如蟬翼的花瓣,我仍禁不住泛起淚水,想著母親靦腆而不自在的神情。 我總買不到中意的書桌,因為我心目中典型的書桌是母親當年買給我的那個款式,而那款式已不合時宜。 我在眾多賣場裡尋找,是在尋找童年時第一次看到自己書桌時的驚喜,在尋找當年母親送的那束玫瑰花的花香,在尋找那隱隱然飄在遠年裡的回音.... 兒子

有氣質的老人

朋友的外公高齡辭世。 他告訴我,外公的氣質深深吸引了他們這些兒孫輩,連洋女婿都被吸引。 他的外公是日本東京大學美術系的,與李石樵 洪瑞麟他們熟識。後來從商沒有成為畫家,但仍是一位優秀的鑑賞家和收藏者。 看著他們為這位長輩拍攝的一些影片,很感人。長者風範確實明亮坦蕩。 朋友說:人其實一直在慢慢消失,留存和吸引人的,是氣質和風範。我們共同的心得便是,好好培養氣質和胸襟,老了才不會遭兒孫嫌棄。 南風   嗯..加油... 不過花放心,妳老了肯定會粉有氣質滴....  2004/09/07 10:13  刪除     flower 我怕我老了變乾燥花..!!!  2004/09/07 14:08  刪除     小少爷 啊呀!不會的啦!!越老會越有氣質的!! 我在想啊,這應該跟個人的氣質有關,一個良善高尚的氣質,讓人敬佩也吸引人,個人特殊的特徵氣質在逝世後就會令後輩們時時想起那樣特殊的感覺,我覺得這是最令人無法忘記的感覺....  2004/09/07 17:57  刪除     莫莫 乾燥花還是花啊!而且乾燥花做的好也很美 我怕我老了變成呱燥的老太婆 所以我要從現在開始注意 不要讓生活瑣事灌漿了我的腦袋 老了才會有心去做自己的事 而不是巴著兒女碎碎念...  2004/09/08 22:05  刪除  

Girl , interrupted (女生向前走)

Image
導演 / James Mangold  主演 /Winona Ryder, Angelina Jolie, Clea Duvall, Vanessa Redgrave,Whoopi Goldberg,  年份/1999 年出品 劇情/ 一個吃下整瓶阿斯匹靈,喝了一瓶威士忌的女孩,被判定人格失調有自殺傾向,於是被送進了精神療養院。在醫院裡,看到許多同為精神病患的病友,她們的喜怒哀樂和在失常與正常人格之間的掙扎與奮鬥。 諾薇娜芮德,飾演這位因人格失調而被送進療養院的高中畢業生。也是後來這個故事出品成書的作者--蘇珊娜,在她被送往醫院的途中,計程車司機很好意地對她說:『不要住太久,不要太習慣在裡面。』當時這話令蘇珊娜滿腹狐疑,也令觀眾不解,但後來我領會到,這是蘇珊娜病癒出院的動力。 精神病患,通常不能接受自己是病人。即便明白自己是病人,也認為自己是病情輕的,不該與病情嚴重者等同對待。於是在治療的過程裡,不斷抗爭,不斷排斥。蘇珊娜不算真的有病,琥碧戈珀飾演的護士說出她真正的病根:『我受其他病人的氣就算了,但受妳的氣我受不了。因為妳沒有病,妳只是任性放縱,一直擁抱自己的痛苦。』 蘇珊娜正因不是真正有病(她是邊緣性人格失調),於是在正常與失常之間衝擊,一面她眼看病友們發病時的痛楚,一面又與病友們建立了醫院以外不曾尋得的友情。她想離開這個沒有陽光的地方,但又在這個地方眷養著自己的痛楚。於是她變得很"矛盾"。 男友到醫院來探望她,要帶她逃走。她說:我是想離開,但不是跟你走。蘇珊娜有了自覺,她想要好好的離開,被治癒地離開。 安吉莉娜裘莉,飾演醫院裡一位病友-愛莎。狂野奔放,叛逆而獨立。裘莉因此片得了金球獎和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她一出場,就緊緊抓住觀眾的心和目光,大吼大叫,摔桌掀椅,起初令觀眾害怕,而後同情,而後心疼。    她和蘇珊娜由敵變友,又由友成為敵,在敵友之間擺蕩又互相倚存。她在院中住了八年,不斷逃離,不斷被帶回來。她的雙目亮麗而深遂,舉手投足都放浪而不羈,是醫院裡病友們的偶像,卻也是醫生們頭痛的對象。 片尾她知道蘇珊娜即將出院,又妒又不捨,於是趁夜將蘇珊娜的病歷偷出來與病友們一起偷窺。這引起了她和蘇珊娜的衝突,在衝突中她哭喊,為什麼只有我能對妳們說真話,卻沒有人對我說真話?蘇珊娜狠狠地回答她:因為妳已經死了! 片尾蘇珊娜離開的那日,她到病房中看愛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