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照記看張愛玲的戀衣狂
很多人都知道,張愛玲對衣飾的講究,在她的小說中,人物身上的穿著,向來一一描述。且都具有意象上的意義。
她過世後,在她住處的衣櫥裡,發現大量沒穿過的衣物,每一件的顏色和款式,都恍若曾經穿在她小說中的人物身上。
還記得三毛編劇的 “ 滾滾紅塵”嗎?劇中林青霞拿起茶几上的桌巾,當作披肩去赴宴那一幕?這正是張愛玲的作風。她身上總是穿著被單或桌巾改製的衣服。 (咦,寫到這兒,想起了"飄" 裡面那位亂世佳人--郝思嘉,她也曾穿著窗簾布改製的篷篷裙去監裡探視白瑞德。呵,這大概是奇女子的作風。 )
從這張照片開始說起吧,這是張愛玲三四歲左右的照片。片中的色彩之所以不自然,是因為這色彩是張愛玲的母親自己著上去的。
張愛玲自己回憶道,她出第一本書時,封面也是這個孔雀藍,她說母親掛在牆上的油畫也是這色調。她說:"我就是在這些不相干的地方像她,她的長處一點都沒有,氣死人。”
我一直覺得張愛玲對自己的母親,有著又愛又恨又崇拜的心情,她細細收起了母親曾給予她的一切,無論是喜是悲,或是記憶。
張愛玲自己說道,這套衣服她並沒有很喜歡,她覺穿在身上傻頭傻腦。但這照片讓她覺得親切,因為這令她想起那個陰天的下午,她站在母親旁邊,看著母親在為這張照片著色的情景,於她,這是家庭中難得的親切。
少女時期的張愛玲,並沒有因為家世的顯赫而過著好日子。因為父親吸食鴉片,又與母親離婚,娶了繼母進門。繼母看起來,可能是名交際花 ,與陸小曼及朱氏姐妹都交好。(趙四風流朱五狂的朱氏)
我說她是交際花,倒不只是因為她與上述女人在一起,而是從張愛玲的文章裡,這位繼母的待人處世,就像寫得很爛的連續劇裡的壞女人,在人前一套,人後又一套。善於陽奉陰違的人際處理,也算是另一種交際花吧?
繼母在父親面前說,給張愛玲留了許多上好料子的旗袍。但事實上,那些旗袍的領口均已磨破,張愛玲只好穿著母親留給她的兩件藍袍子。照片裡的這件是其一。(因為她上貴族學校,穿著磨破的衣服,她覺難堪)她自己回憶道,她便是在此時埋下日後的 clothes-crezy(戀衣狂)
左邊這張照片裡的上衣,是張愛玲戰後在香港買的廣東土布,玫瑰紅上印著粉紅花朵,嫩黃綠的葉子。她說就算是在鄉下,也只有嬰兒才穿。而她不但帶回上海作成衣服,還自以為保存了劫後的民間藝術,"彷彿穿著博物院的名畫,到處走,遍體森森然飄飄欲仙”,完全不管別人的觀感。
右邊這張照片就更有意思了,站在張愛玲後面的,是影星李香蘭,要合拍時因為張愛玲太高了,只好拿張椅子給她坐下,委屈李香蘭侍立一旁。張愛玲身上這件衣服的料子,是她祖母的一床被面,她拿給裁縫依炎櫻的設計作成的。她很滿意,她自己形容: 米色薄綢上灑淡墨點,隱著暗紫鳳凰,很有畫意,別處沒看見過類似的圖案。
以下這三張照片,大概是張愛玲 "對照記" 還沒出來以前,讀者們僅能看到的三張照片。目前網路上能看到的,好像也只有這幾張。我猜想,張愛玲自己大概也很喜歡這三張照片,所以允許它們面對大家。
這是張愛玲在她親自選擇的照片裡,留給我們的最後一張。她只輕輕寫下:『1968年攝於波士頓。』其實那時她的生活是很艱苦的。
有人根據她這張照片,推斷她戴了假髮。又有人認為,以張愛玲的個性,她不會讓假的東西放在自己身上。於是兩派爭論不休。(以她愛美的程度,戴假髮的可能性是蠻高啦...^^ 2012年7/24註)
至於我,我不去猜測,戴不戴假髮都掩不住她的滿面風霜。我只關心,在那時,她心裡想些什麼?為什麼不再寫作?為什麼對一切外在的人事都打上了死結?
相關文章:
1. 從對照記看張愛玲的三個男人
2. 從對照記看張愛玲的華麗人物
她過世後,在她住處的衣櫥裡,發現大量沒穿過的衣物,每一件的顏色和款式,都恍若曾經穿在她小說中的人物身上。
還記得三毛編劇的 “ 滾滾紅塵”嗎?劇中林青霞拿起茶几上的桌巾,當作披肩去赴宴那一幕?這正是張愛玲的作風。她身上總是穿著被單或桌巾改製的衣服。 (咦,寫到這兒,想起了"飄" 裡面那位亂世佳人--郝思嘉,她也曾穿著窗簾布改製的篷篷裙去監裡探視白瑞德。呵,這大概是奇女子的作風。 )
從這張照片開始說起吧,這是張愛玲三四歲左右的照片。片中的色彩之所以不自然,是因為這色彩是張愛玲的母親自己著上去的。
張愛玲自己回憶道,她出第一本書時,封面也是這個孔雀藍,她說母親掛在牆上的油畫也是這色調。她說:"我就是在這些不相干的地方像她,她的長處一點都沒有,氣死人。”
我一直覺得張愛玲對自己的母親,有著又愛又恨又崇拜的心情,她細細收起了母親曾給予她的一切,無論是喜是悲,或是記憶。
張愛玲自己說道,這套衣服她並沒有很喜歡,她覺穿在身上傻頭傻腦。但這照片讓她覺得親切,因為這令她想起那個陰天的下午,她站在母親旁邊,看著母親在為這張照片著色的情景,於她,這是家庭中難得的親切。
少女時期的張愛玲,並沒有因為家世的顯赫而過著好日子。因為父親吸食鴉片,又與母親離婚,娶了繼母進門。繼母看起來,可能是名交際花 ,與陸小曼及朱氏姐妹都交好。(趙四風流朱五狂的朱氏)
我說她是交際花,倒不只是因為她與上述女人在一起,而是從張愛玲的文章裡,這位繼母的待人處世,就像寫得很爛的連續劇裡的壞女人,在人前一套,人後又一套。善於陽奉陰違的人際處理,也算是另一種交際花吧?
繼母在父親面前說,給張愛玲留了許多上好料子的旗袍。但事實上,那些旗袍的領口均已磨破,張愛玲只好穿著母親留給她的兩件藍袍子。照片裡的這件是其一。(因為她上貴族學校,穿著磨破的衣服,她覺難堪)她自己回憶道,她便是在此時埋下日後的 clothes-crezy(戀衣狂)
右邊這張照片就更有意思了,站在張愛玲後面的,是影星李香蘭,要合拍時因為張愛玲太高了,只好拿張椅子給她坐下,委屈李香蘭侍立一旁。張愛玲身上這件衣服的料子,是她祖母的一床被面,她拿給裁縫依炎櫻的設計作成的。她很滿意,她自己形容: 米色薄綢上灑淡墨點,隱著暗紫鳳凰,很有畫意,別處沒看見過類似的圖案。
以下這三張照片,大概是張愛玲 "對照記" 還沒出來以前,讀者們僅能看到的三張照片。目前網路上能看到的,好像也只有這幾張。我猜想,張愛玲自己大概也很喜歡這三張照片,所以允許它們面對大家。
|
|
1954年在香港 愛玲自題:悵望卅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
這是張愛玲在她親自選擇的照片裡,留給我們的最後一張。她只輕輕寫下:『1968年攝於波士頓。』其實那時她的生活是很艱苦的。
有人根據她這張照片,推斷她戴了假髮。又有人認為,以張愛玲的個性,她不會讓假的東西放在自己身上。於是兩派爭論不休。(以她愛美的程度,戴假髮的可能性是蠻高啦...^^ 2012年7/24註)
至於我,我不去猜測,戴不戴假髮都掩不住她的滿面風霜。我只關心,在那時,她心裡想些什麼?為什麼不再寫作?為什麼對一切外在的人事都打上了死結?
flower 寫於2004年1月
相關文章:
1. 從對照記看張愛玲的三個男人
2. 從對照記看張愛玲的華麗人物
我最喜歡的是1954年那張照片, 意氣風發, 衣裳也很襯人
ReplyDelete讀起來有趣極了。一是張愛玲的魅力,一是透過你的眼睛。
ReplyDelete是啊,Margaret,那張照片廣被引用,想來最展示她的性情。
ReplyDelete我在另一篇的回覆裡提過,王安憶說,張愛玲在全中國女性只穿人民裝的時刻來臨前離開了中國,於是被以旗袍裝作了定格,成了”穿古裝”的人。
ReplyDelete想想,以張愛玲這樣的戀衣狂來說,穿列寧裝,剪江清頭,真會要了她的命...^^
謝謝永恕兄這麼說!...^^
ReplyDelete永恕兄對張愛玲有興趣,我也很意外...^^
我是覺得她年老時 看起來比較慈眉善目 不會滿面風霜........
ReplyDelete思坦兄一定沒有想到,你說的那張慈眉善目的張愛玲,其實才48歲...^^
ReplyDelete看起來像60哦?這樣比對起來,會不會比較有”風霜”感?
是有50歲素顏的樣子 她那時還沒跟皇冠簽約嗎?
ReplyDelete現在的女人會整型又美容化妝 所以我現在看不認識的化妝女人 都要加她10歲
10歲的由來 是因為上次我在散步時 有一位阿嬤猜我35歲......
看來被猜35歲是件很心悅的事?呵呵...我後來有發現,男生比女生還怕”老”呢!^^
ReplyDelete1968年是張愛玲生命的大輚折,皇冠在當年出版了她的一些作品,使得她在台灣聲名大噪,東山再起。但之前因為戰亂,因為賴雅的醫藥費,她四處奔波,寫翻譯作品,寫劇本,都不算是固定收入。至於皇冠是不是在同年便與張愛玲簽約,我不得而知,但猜想,自此後,皇冠對她是另眼看待。
張愛玲在她自選的照片裡,選擇以這張作結,或許也是紀念這人生大轉折的時刻。
有出版商簽約 難怪她有那麼一抹微笑.....我是認為 人不要怕老 但要怕窮 尤其是沒有錢 到處要借錢的窮 更是可怕
ReplyDelete我的家族有美魔男的基因 我老爸在60歲時 看起來都還像40幾 那時常被誤認跟我是兄弟
那時有沒有簽約還不知啦,就是皇冠才開始在台灣賣她的書,也許這張照片也是為了當時給皇冠的。
ReplyDelete您怎麼三十歲就長得像六十啊?被人以為是令尊的弟弟?...^^"
哇, 1968年張愛玲才48歲, 可看起來真有五六十歲的外貌
ReplyDelete有種飽含風霜的淡定, 什麼事都打不倒她的感覺
列寧裝, 江青頭, 真的幸好都沒出現在張愛玲身上
那時賴雅好像已經過世了,一個人,無牽無掛,也沒什麼好被打倒了...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