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17

一日

Image
回家路上看到金黃色的夕陽餘暉映在一池待收的小紅莓田裡,忍不住掉頭找個地方停車,下來觀看這幅鄉間的小風景。若非幾度夕陽紅的韜光,是非成敗豈能轉頭空?若非春花秋月的養晦,古今多少事,又怎能盡付笑談中?若不是在季節流轉的吐納間,如何能盪滌心底的喜怒哀樂? 初讀契訶夫的《套中人》,不免也嘲笑著那位活脫漫畫中走出來的套中人--別里科夫,守舊、衛道、膽小怕事;直到這年歲了,才發現自己身上也套著各種套子。 前些時刪掉一些日久仍不生情的友人,心裡有些悵然;朋友安慰:不要勉強自己! ...嗯...年齡漸長,應該學會為自己解套了....

日月不分明

Image
 光年兄請看: 第一張是淑瓊姐 9月11日下午5點17分在台北所拍的照片(面向西) 這是今天早上6點38分溫哥華的月亮:(面向東) 以下這張是 6點40分面向北的照片,  因為站在陽台上拍,面向西或面向南,月亮就在我後頭了,拍不到。 以下:2017.09.27 07:09PM (丁酉年農曆八月初八日) 的上弦月 20171004 ( 丁酉年八月十五 中秋)

落磯歸來不看山

Image
再美的風景照,若非身歷其境,也不過只是一張明信片。只有站在壯麗河川面前,攀登在峻嶺之上,俯仰天地,接觸地球的皮膚,聽聽它的心跳,才會明白它有個性和脾氣。

今夏

Image
00 情怠慮淡,歲月方來。 01 夏,天空有風,有雲,有雨,有太陽,有彩虹,有月亮,有一早晨的沐浴,還有克羅采的第二樂章...應是完美的,但真實世界卻與完美有著遙不可及的距離:怵目驚心的新聞一一映入眼簾,山火不斷、不停,亞洲又傳來地震消息(九寨溝)...

山火下的紅太陽

Image
這是八月三日早晨 6:30 的紅太陽。昨晚回家路上便看到紅月亮,一時只覺似曾相識,今早看到紅太陽,才意識到130處山火造成的煙霾已籠罩到社區上方了。 今年全球森林火災據說是史上最大的一次,包括歐洲幾個國家,都破了紀錄。真是令人憂心啊!

派克的小提琴

Image
有時會探索自己內心那片「生人勿近」的禁區,甚而會沉浸在躲在禁區的感覺裡。海水或白雲陪著我度過這些多半沒有結論卻充滿感覺的時刻。看著自己的人生一步步地安定下來,年輕時的諸多可能性隨著這份安定而漸漸減少,沒了狂喜沒了大悲,也慢慢不再需要充滿希望才能克服困難。人生的條理越來越清晰分明,感受卻越來越無關痛癢。 孩子小時候讀的繪本當中有一本《派克的小提琴》,就說一個叫派克的孩子無精打采地在跳蚤市場尋寶,買了一把小提琴的故事,意向鮮明,幾乎沒有故事性。他拉著琴往前走,一對看似無望的小兄妹聽到琴聲開心了起來,黑白的身上突然多了彩色的蝴蝶結和別針;沿途的樹也開了花;水裡的魚躍出水面,烏鴉也變鳳凰,世界的一切都從黑白轉成了彩色。 無可如何的中年,是否應該去尋一把撥動生活節奏的琴?又或者成為他人的琴? 沒找到那把琴,派克會如何?琴會如何?這個世界又會如何?

相見歡不歡?--談張愛玲《相見歡》

去年夏天相識的友人,今夏又來,約在植物園的餐廳喝咖啡,燦燦的陽光下聽她說著去年的話題,同樣的人物,同樣的場景,同樣的衝突與應對,同樣的沮喪與抱怨。該停頓的地方仍然停頓,該悵然問話時依然悵然...同行的另位友人像完全沒聽過似地熱情回應著,而我,則幾度悄悄打起呵欠。 想起張愛玲的《相見歡》,荀太太向伍太太說著幾個月前才說過的被一小兵釘梢的往事,一個忘了說過,一個忘了聽過,同樣情節再上演一次,不耐煩地依舊不耐煩,忍不住要唸叨的還是要唸叨,害得一旁苑梅『幾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恨不得大叫一聲,又差點兒笑出聲來』,看兩位老太太忘得那麼徹底,不指望她們想起來,只好寄望另一位聽眾荀先生能記得這已說過的話題。聽自己妻子念念不忘年輕時被人釘梢的往事,會是怎樣的心情?張愛玲給予一個意味深長的答案:荀先生『面色有點不可測,有一點強烈的表情,而眼神不集中....他彆著的一口氣終於放了出來,打了個深長的呵欠,因為剛才是他太太說話,沒關係。』

再談林奕含事件

林奕含事件過去一段時間了,網路上眾說紛云,因為涉案人有明顯的政治色彩,於是有人為了顏色為涉案人強詞奪理--一個社會的悲哀莫大於此,窮得只剩意識形態了。 林奕含的事,讓我聯想起讀書時曾在報紙的副刊看過一篇散文,作者以第一人稱描述母親在她青春期期間病逝,父親要求她女代母職,除了承擔一切家務,還包括"妻子"的義務。作者筆調平靜,娓娓道來,父親的形象一直隱藏在黑夜裡,既無批判也無罪責。女孩終於離開家北上求學,正以為可以脫離"女代母職"的日子,不料父親北上來看她,打電話要她到某賓館。文章結束在女孩走向賓館的路上...

改版面

雖然很不捨原來的版面設計,那是花了好多時間才作好的,但時代就是這樣,你可以停留,但沒有人會等你。之前的很多語法都已失效,造成頁面混亂,搜尋不易,所以花點兒時間,套用Blogger提供的版型,簡單修改一下就用了。

欲潔何曾潔--林奕含事件之我思

有人把林奕含事件比作張愛玲遇著胡蘭成,是的,都是明月照溝渠的故事;但,更像妙玉遇著土匪, 欲潔何曾潔,這個欲與何曾,是女孩最大的糾結與不甘,如地縛靈般地將她緊束以致扼殺。誘姦,傷了身更傷了感情,傷了身可論處徒刑,但將一個來不及在人世探頭的少女之心摔個粉碎,使之瘋狂,使之世難容,這罪責又如何論處?

日久不生情

農曆年前後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友人告訴我,我今年犯女小人,會有女人一直在背後說我的不是。我不知她是怎麼推出來的,但居然能精準地推出"女"小人,真讓我嚇了一跳--從年初至今,所有的不痛快都是來自於女性友人。 最近又加一筆,在臉書上因為糾正別人的錯字而被封鎖了看文的權利,知道之後只能哈哈大笑!原來不是每個人都有接受糾正的雅量。有人說臉書上的回覆都是經過包裝的,現在想來也是,多數人寧願聽到諂媚,不願意聽到指正。 因此,我常想--"女小人",這是個什麼字眼?身邊這些所謂相識十來年的友人嗎? 而後回想,在上述的事件中,有三位相識十多年以上,有一位初識不到兩年,還有一個是完全陌生的人,交淺的不論,相識十多年的,卻都是從一開始我就不想靠近的人。人與人之間的氣味,一聞就知道合不合得來,時間只是印證初始的直覺。

惠姐

惠姐雖然年過六十好幾,但仍注重保養,她不諱言每隔一段時間要到美容院接受微整型;每回出現時,衣著服飾也不重複,鞋子與提包永遠相襯得剛剛好。她總說:都是舊的,穿好幾年了。但據她兒子說,他母親一進皮鞋店,不花個三十萬台幣是不會出來的。 惠姐看起來風光,卻一肚子苦水,年輕時丈夫生意失敗,丟下她及三個幼齡子女,她一個女人家帶著三個孩子既要躲高利貸的追討又要謀生,從一個貿易公司的老闆娘一夕之間淪落至自助餐廳打工,只為給孩子有口飯吃。為了還債,夜間背著幼女在夜市賣滷菜,一顆滷蛋一塊豆干地把債慢慢還清... 也許因為經過這樣的過程,即便她現在坐擁豪宅、名車,她臉上仍透著不快樂。有一回見到她與人提及子女時,幽幽地說:「這些小孩真要把妳氣死,明明住在同一個城市,卻也不回家!」 其實,大家都怕她,或許,孩子也怕她。 她曾當面指著一位朋友作的黃豆燉豬手:「豬腳這樣作誰敢吃?只要是女人都不敢吃!」 也曾指著主人作的湯:「豬骨熬的湯,我先生不能喝,有痛風!」、「雞只能用來紅燒,怎麼能拿來作湯?雞有抗生素,抗生素都存在湯裡!」 事實上,她在家熬骨頭作餛飩湯,買雞熬雞湯... 她只是不能接受不在她控制下的人事物竟發揮得比她想像得好! 媳婦熬成婆,最令人悚然的,是熬成的婆,論苦她比妳吃得多,論難,她經過的比妳更難,所以連吃飯,煲湯這種日常小事,怎麼可以大權旁落?未經她許可,一粒米都不可成為飯! 所以,孩子不回家...朋友不敢靠近...

順手牽羊

因為與友人討論到文字抄襲的事,搜尋到朱宥勳這篇 《文學抄襲的三種類型》 ,其中他說到:『維護自己作品的獨立性向來都是創作者驕傲來源之所在,在一篇作品刊出時,我們甚至會跟校刊編輯計較每一個空格、空行、標點的位置;因為我們相信,一篇作品的每一部分,都是「我的」,都是貫徹「我的」意志的創造物』,這話讓我想起,初識忽忽時,她在我的Na3版留言寫了一些話,事後她發覺有個標點符號沒有標對,私訊讓我幫她改了,她不好意思地說自己龜毛。我跟她說:「不會的,標點符號是文章的表情,錯了當然要改。」 所以我能明白朱宥勳說他們『會與校刊編輯計較每一個空格、空行、標點的位置』這話在說什麼。前兩天也才與朋友開玩笑說到:「未經我許可,連標點符號都不許抄襲。」 朱文主要針對文學獎,而文學獎尚且被抄襲事件淹沒,更何況網路上這些沒有什麼價值的文字?以前我說過,部落格的文章是朝生暮死,而臉書也不過就是發文當下博幾個讚而已。文學獎在嚴格審評之下尚且抄襲成風,網路上順手牽羊的事,就更不在話下了。

女主人優雅之必要

01 昨天到友人家作客,兩星期前的邀約,說好是三五個人的家常便飯,變成十五個人的飯局。來的客人有的不認識,有的見過但不相熟識,而女主人在廚房忙成一團,男主人在樓上忙手邊未完的工作,幾個客人相對,有幾分尷尬,男士們便各自低頭看著自己的手機。 女主人也不知是沒經驗或是太大意,兩星期前邀約,應該有充足的時間準備,結果客人來了才在和麵,以致沒有足夠時間醒麵;餃子饀也還沒調好,調到一半發現少了蔥,匆匆忙忙衝出去買。 有幫忙撖麵的,有幫忙包餃子的,但是女主人找不到盤子盛裝包好的餃子;餃子煮好了,卻找不到地方放,因為餐桌上擺滿了麵團和待下的餃子;好不容易收拾好,騰出來放菜,客人坐定了,卻沒有碗筷;我跑到廚房找碗筷,從高高的櫃子裡抱出來一落碗,找出來幾雙筷子...還沒坐下就又發現,水餃沒有沾料... 客人開動了,女主人和另一朋友還在廚房忙,送上桌的魚沒熟,又送進微波;沒烤熟的羊肉送回再烤卻又烤老了。餃子因為麵皮沒有時間醒夠,硬梆梆,我瞧見旁邊客人偷偷把饀吃掉,把皮留下。 幸好我還帶了兩道菜去,不然不知往那兒下筷子...從頭到尾,都沒有一口茶水可喝(雖然飯桌上有紅酒),也沒有湯...

煮雪烹茶

Image
今日閒來無事,想起妙玉收了一甕梅花上的雪來泡茶,家裡沒有梅花,倒有茶花。興致一起,便把茶花上的積雪掃了一壺下來,用以烹茶。人到底還是俗人,喝不出有什麼不同,倒是煮茶過程,有些別樣情思...揣想著,要不要學妙玉,也把這些雪水埋起來,隔個三五年再拿出來泡?

寒流來襲

Image
寒流回北極過年,今天回來開工了!聽說這只是「微量降雪」,小嘍囉先來開路,大老闆明天才到...^^  @ 丁酉年 立春

往事

Image
結束忙碌的日子,上樓就彈彈琴,下樓就看看書,累了就在 陽台上曬曬太陽,吹吹冷風。 一整個臘月,都在Line校友群中發送的舊照片裡穿越時 空,彷彿倒帶的膠卷,一寸寸將往日時光推到眼前上演,而 後逝去。那鑲了金邊的鎏金歲月,叫人感傷也叫人歡樂,對 照現實中種種此路不通的人生即景,似是傾軋,又似是安慰 。

生病

胡師母自發現病情至逝世,僅短短二十三日,在此之前,五十年沒有住過院。一直以為淡水三位長老,繼劉伯伯後,會是年長的另兩位長老,不料是最年輕的胡師母。這些天,我的電腦和手機上的Line群組通知一直開著,因為時差,我常半夜或清晨被通知聲吵醒...每被吵醒,便望著螢幕發呆掉眼淚,被兄姐們的見證感動,越發對胡師母的離世不捨...心下最不放心的,則是胡伯伯,他們一生形影相隨,頓失愛侶,此後如何適應? 因為胡師母,久別的故人紛紛出現,或是慰問,或是見到文字,那些像銅幣上已逐漸磨去的影像,又晃晃悠悠回到腦海裡。三十年過去,青澀年華已在歲月淘洗下,出脫成另一風貌。彼此都不知三十年來如何度過,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只是,三十年也有未能淘洗掉的尷尬氛圍,以致未能好好問一聲:都好嗎? 也許哭泣太多,好些年沒有感冒,突然也就跟起流行,發起燒來。昨夜把一切通知關了,好生生一場病。

憶胡師母

Image
早晨還在睡夢中,便被電腦的Line通知聲吵醒,平日是關掉的,但近來因為胡師母病重,所以開著通知,怕錯過什麼消息。電腦咚咚響個不停,我沒有起身,便猜到要面對胡師母離開我們的事實了。 兄姐們追思胡師母一直在傳陳年老照片,我則自相簿中找到大一時與胡師母的唯一合影,年輕時的胡師母真是大美人,不知有沒有人這樣告訴過她。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Image
溫哥華自去年十二月初下第一場初雪至今,寒流維持了三十三天,三十年來最長的冬季。湖面結冰,大人小孩在湖面上溜冰、打曲棍球;年輕人在社區的街道上溜划板,而山上划雪人士更興奮,難得一遇的好雪況。全城像舉辦節慶一樣,穿著隆重的雪衣,笑談著此場雪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