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錦鵬的綿綿此恨--長恨歌


一個人的生命總是比一座城市的生命要短暫。
一個叫王琦瑤的女子在上海繁華過、寂寞過,最後湮沒成灰,
而上海今天卻依然興旺喧囂。



關錦鵬的【長恨歌】,若說它是失敗的,大概是敗在關錦鵬自己手裡。


選擇王安憶這部原著作劇本,就已經是極大的挑戰;再找鄭秀文飾演上海人心目中的王琦瑤,無疑為這挑戰再築了高柵;加上關錦鵬自己前面的【胭脂扣】、【阮玲 玉】等成功作品,他要維持既有成就已屬不易,想要超越更是難上加難。況且,還有王家衛一系列華麗頹圮的懷舊風華 (【2046】、【花樣年華】等等)橫在眼前,關錦鵬要將觀眾已經被養刁的味口扭轉過來,真要有過五關斬六將的本事才可。可惜他是關錦鵬,不是關雲 長...^^

至於鄭秀文飾演的王琦瑤,之所以大被詬病,平心而論,是不太公平的。我沒有看過鄭秀文其他作品,以這部作品而言,她算是表現得很用心,雖然不夠味兒,但算 是到位了。我們不能期待每一位女演員,都像張曼玉,鞏利那樣,一舉手一投足都散發著濃濃的戲味兒,但至少欣見鄭秀文在此部作品中表現出來的用心。

只是,一個角色的成功與否,只有用心用功是不夠的。鄭秀文欠缺了上海女性被時代轉移洗滌出來的生命厚度,硬放在那樣的背景裡,太過勉強。






【胭脂扣】塑造了韻味十足的梅豔芳,【阮玲玉】讓張曼玉的天份超越群芳,前兩部電影的成功,是因為觀眾沒有原著(或說原著沒有那麼偉大)可以比照,可以期待,甚至是可以批判。

但是【長恨歌】的作者王安憶,卻是張愛玲傳人中幾乎是第一人,她擁有的書迷,直接承接了張愛玲的張迷。她書中的王琦瑤,是上海人心目中上海女性的標本,有著不可動搖的精神堡壘。無論誰來演出,我相信演得再好,也很難滿足書迷們心中的期待。

人物塑造已有先天上的困難,加上劇本改編改得走了味,這幾乎是直接向王安憶的書迷們挑釁。
劇中描述上海小姐王琦瑤一生與四個男人的愛戀。四段戀情都處理得太匆促,好像都只停留在床上,沒有更深刻的描繪。戀情開始與結束的無奈,過程的幽怨與動 人,都只用一幕幕黑白過場,輕輕帶過。沒看過原著的人,會以為這只是一個高級一點兒的交際花與不同恩客的短暫露水姻緣。

而幾位男演員的演出,雖然襯職,卻都沒有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

梁家輝的演技不是不好,而是少了層次。
從頭到尾都是一副「愛在心裡口難開」的表情,失去了劇中時間性的歷練。一個男人三十歲時愛一個女人的表情,跟六十歲時的表情完全一樣,這三十年都白活了嗎?沉澱了三十年的愛慕,經歷多少人事滄桑,怎麼可以與第一眼的驚豔神情一模一樣?

再者,我也受不了梁家輝從頭到尾都沒改變的髮型。頂多是上了油和沒上油的分別。很多電影都這樣,一心打造女主角的造型,卻忽略了男主角的造型,這種忽略往往使得演員演出的立體感打了折扣。

倒是劇中幾處描寫兩位女性朋友的情誼,頗令人動容。尤其蔣麗莉從香港回上海看王琦瑤,兩人相擁而泣那一幕,道出女性情誼,往往在經過人世的一些變幻後,更顯堅定。年輕時的小恩小怨,也都雲淡風輕了。

說這部作品全然失敗,也委屈了關錦鵬。畢竟整部作品,仍見關錦鵬的匠心,每個鏡頭都處理得細膩而悠遠,過目而餘味尚存。

王安憶的【長恨歌】是用浮雕與工筆的手法,打造了上海市的風華,而關錦鵬的【長恨歌】則是大處浮雕,小處工筆,雖未能打造上海市的風華,卻也打造了鄭秀文的影壇新地位。

忘掉王安憶,忘掉王家衛,忘掉張曼玉,忘掉鞏利,甚至忘掉上海,忘掉年代,它仍是一部有韻味的文藝電影。

Comments

Popular Posts

少年Pi的奇幻之旅

我打從江南走過

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