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芝與龐德女郎--【色‧戒】迷思
朋友問我張愛玲寫作【色‧戒】時的心境會是什麼? 當李安的【色戒】以舖天蓋地之姿席捲整個華人文壇與影壇(甚至包括台灣政壇)時,這個問題的背後,似乎就是一條幽暗深邃的曲徑,不容直直見到光亮。那些顯而易見的答案一瞬間均變為透明,不被看見。 即便張愛玲親自說了『不少讀者硬是分不清作者和他作品中人物的關係,往往混為一談。曹雪芹的紅樓夢如果不是自傳,就是他傳、或是合傳,偏偏沒有人拿它當小 說讀。最近又有人說,【色‧戒】的女主角確有其人,證明我必有所據,而他們說的這篇報導是近年才以回憶錄形式出現的。當年敵偽特務鬥爭的內幕那裡輪得到我 們這種平常百姓知道底細?記得王爾德說過,『藝術並不模倣人生,只有人生模倣藝術。』我很高興我在一九五三年開始構思的短篇小說終於在人生上有了著 落。』(出自【續集】裡自序)這樣一段話,讀者或觀眾仍然認為【色‧戒】是張愛玲的自我辯護。(我們何等容易就過度地延伸閱讀?又何等地迷信小道(網路)消息?) 賦予龐德女郎一個靈魂 【色‧戒】所以被視為張愛玲自傳,主要是因為張愛玲三十年來對此作品甘心一遍又一遍地改寫(其實三十年改寫的,尚有【相見歡】及【浮花浪蕊】兩篇),於是有些讀者們認定張愛玲審慎的態度與內心情感有關。 熟悉張愛玲寫作態度的人,都知道張愛玲修改作品是她慣常的態度。發表過的作品,修改後再發表的也有,【怨女】及【金鎖記】、【十八春】及【半生緣】均是其中代表。 而所謂三十年改寫,其實也有不得不的原因。1953年以後,張愛玲的生活已開始一連串的動盪,其時初從上海到香港,第二年又從香港遠赴美國,而後歷經貧 困、墮胎、結婚、謀生、喪夫等等變故。國家兵荒馬亂,個人居無定所,就算要投稿也無處可投。直到1968年張愛玲的文名才在台灣東山再起。而以台灣當時的 政治環境,【色‧戒】恐怕也不適合發表。(1978年【色‧戒】發表後,張愛玲最關切的,仍是台灣的政治環境是否能接受。) 作家們應該都有這樣的共同經驗,某些素材雖在心中或筆下不斷蘊釀,但若沒有外在剌激或適合的發表時機,擱著也就擱著了。 而我個人以為七零年代以後的007小說或影片是【色‧戒】的主要催生元素。 自1961年後007影片便以一到兩年出來一部的速度風靡全球影迷,當時身在美西的張愛玲即便足不出戶,但仍應該可以感受到它的威力。張愛玲在【羊毛出在羊身上】一文中特別提到『007的影片或小說我看不進去....』,因為『人物類型化』了。 007影片裡的人物,尤其女性,素來被扁平化、物化,反派人物亦完全將人性抽離,而張愛玲最重視的,便是人生中的真實性:色誘敵人的女間諜怎能沒有心情轉折?老奸巨滑的反派怎會掉入色慾的陷阱?我想這對張愛玲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張愛玲企圖賦予龐德女郎一個靈魂,剝下漢奸、特工、龐德、女郎的外衣,將一切還原到最基本的人性。而人性,是張愛玲作品中唯一的主題。 王佳芝有沒有張愛玲的影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