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岸古老的城市-Providence

 

Rhode Island 是美國最小的一個州,雖然稱為島,實則是為半島,大半面積仍與美國本土相連。Providence 是它的首都。這個城市是美國東岸古老城市之一,城中有一座全美最早的浸信會教堂,建於1636年,比美國建國更早,可見歷史悠久。

市中心以河為界(Providence River),一邊是以市政府為中心的政商區,另一邊則是常春藤盟校之一的布朗大學與女兒就讀的RISD兩校連成一脈的學術區。城市的古老建築物,是早期被流放的新教派人士留下的濃濃英國風,走在其中,能感受到流動中的人文與藝術底蘊, 是名符其實的大學城。

街道整齊乾淨,人民友善,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印象中的美國人,帶著野味的。

第一天到時,天氣悶熱,還下了一陣雷雨,對全年不出汗的溫哥華市民來說,有些不習慣,後來知道,夏季雷雨和悶熱,是這裡的氣候特徵。

回溫哥華時,海關問我,從那兒來?我說Providence。他問了我兩次,那是那裡?可見不是只有我沒聽過這城市?我想,若不是女兒在這裡讀書,有生之年,我大概也不會認識這個古老溫厚,人民友善的城市。

▲ Providence River 把校區隔成兩岸,畫面右邊是學校總圖,左邊是校區之一

▲ 圖書館內部

▲ 頗負盛名的學校博物館,據聞收集了九萬多件古今各樣設計的經典作品 



▲學校走廊穿堂處處可見藝術創作

▲ 連馬路都很有創意。據說這城市聚集了全美國最多的藝術家 ,看來可能性很高

▲與學校幾步之隔,有一座全美最早的浸信會教堂,建於1636年,比美國建國還早。與這位創建人(我忘了名字)一同進入此地的,便是布朗家族。布朗家族創辦的布朗大學,也比美國建國更早12年。

▲ 甘廼迪廣場。(可能甘廼迪在這兒演講過?)

 
 ▲ 延著街道往山上走,便是布朗大學和RISD的校區


▲校園與市區連成一脈,市區街景

Comments

  1. 根據美國的歷史﹐清教徒是為了追求宗教自由而移民新大陸。

    其實當年所謂清教徒心目中的宗教自由﹐不過是條單向道﹐而非雙向通行的。

    十六世紀與十七世紀交接的時期﹐英國實行政教合一的國教﹐人民有參與官式聚會的義務﹐否則會被罰款。若是主持非官方組織的地下教會﹐有可能遭定叛國之罪。

    一群主張個人與上帝直接宗教經驗的教徒﹐呼籲廢除主教制度﹐但意見被鎮壓。他們決定離開英國﹐定居荷蘭﹐但又擔心文化傳統在異國會逐漸流失﹐於是決議移民美洲﹐開墾一片聖經的福地﹐既不怕官方宗教的鎮壓﹐又得以維繫自己的文化傳統。

    一六二零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搭乘‘五月花號’的首批清教徒﹐在新英格蘭登陸﹐以離開英國的普里茅斯 (Plymouth) 港將那塊地方取名。在來年春臨之前﹐已有一半以上的人死亡。若非得到印第安人的救濟幫助﹐那些幸運的倖存者應該也無法熬過第一個冬天。

    在新世界開創聖地﹐深具使命感的清教徒﹐自認為上帝的選民﹐將一切不同於自己的信仰﹐全部視為異端邪說﹐予以排斥﹐絕不寬容。

    一六三六年﹐被清教徒驅離趕出麻州殖民地的落劫威廉思 (Roger Williams) 牧師﹐帶著信徒來到 Narragansett Bay﹐建立新的殖民地﹐他叫那兒為天佑之城 (Providence)﹐歡迎各派基督徒來此定居﹐才真正開始所謂的宗教自由。

    早在一五二四年﹐探險家Giovanni da Verrazzano 曾到過 Narragansett Bay﹐將海灣口的一座大島 Aquidneck Island﹐因貌似希臘地中海的羅得島 (Rhode Island) 而命名。

    一六四四年﹐落劫威廉思將新的殖民地稱為 Colony of Rhode Island and Providence Plantations。如今的羅得島州﹐正式全名依然是 State of Rhode Island and Providence Plantations。

    一七七六年五月﹐Colony of Rhode Island and Providence Plantations 是最早反英國宣佈獨立的殖民地。一七九零年五月﹐羅德島卻是原有十三州裡最後通過美國憲法的殖民地。

    這段歷史說明住在羅德島的人﹐很有叛逆的習性﹐不喜歡被別人管著。

    ReplyDelete
  2. 看光年兄的文最大的收獲就是除了獲得知識外,還會用功一下,翻翻Google...^^

    稍微看了一下,與光年兄說的略有出入,搭乘五月花號的那批清教徒,102人上船,在航行中死了一人,但又誕生一個baby,維持102人。來年春天(1621年4月),五月花又開回英格蘭...並沒有留下來接受原住民的接濟啊!難道光年兄說的死了一半的人,其實是返航去了?

    落劫威廉思?哈哈哈!翻得太傳神了!...^^

    >>住在羅德島的人﹐很有叛逆的習性﹐不喜歡被別人管著。
    這算是提示嗎?....^^

    ReplyDelete
  3. 美國感恩節的傳統始於一六二一年﹐清教徒登陸麻州的第二週年。

    僅存剩半的清教徒﹐得到印第安人的幫助﹐在歷經第一冬的飢寒﹐面對第二年的豐收﹐居屋已蓋好﹐冬糧也存足﹐與初來乍到對比﹐心生無限感觸﹐也特別感恩﹐於是歡慶。

    ReplyDelete
  4. 我有想到感恩節...^^

    我的疑問是,剩下的一半留下來受恩惠,另一半是回英格蘭或是死亡了?因為查五月花的相關資料,說五月花第二年又開回去了,不知道是不是原班人馬中的另一半人員?

    最早的清教徒是排除異己的?那跟後來的三K黨有沒有關係?我們剛移民時原來看中一個社區,但仲介跟我們說那是三K黨的總部,嚇得我們只好作罷,但多年下來,也沒聽說三K黨有啥動靜,不知道這組織是不是真實存在。

    ReplyDelete
  5. 一六二一年四月五日﹐‘五月花號’啟程返回英國﹐船長允諾免費運載任何想回去的新移民。雖然過冬時死亡慘重﹐但沒有一位倖存的清教徒接受船長的提議。

    ReplyDelete
  6. 哈哈哈,所以船長是開了艘空船回去?
    對那些清教徒來說,還真是”不自由,毌寧死”!...^^

    ReplyDelete
  7. 美國的三K黨與清教徒沒關連﹐他們起源於南北內戰結束之後﹐一些南方的退伍軍人﹐秘密結社﹐穿白袍﹐戴臉套﹐和尖帽﹐夜裡專幹刺殺放火﹐嚇唬那些剛被解放的黑奴。

    到二十世紀後期﹐主張白人至上的三K黨﹐轉而對付新移民﹐但已失去號召新會員的能力。

    亞裔與三K黨的成員當鄰居﹐絕非好主意。他們沒動靜﹐或許是因為你們沒搬進去。

    ReplyDelete
  8. 記得有一年美國大停電(舊金山?),之後韓國人被莫名攻擊,我對那事印象深刻,所以移民國外,還是窩在華人多的地方(這裡的華人在移民時,基本水平是經過篩選的),深怕那天停電,房子被人給拆了...^^"

    光年兄著手寫您的留學記了嗎?...^^

    ReplyDelete
  9. 照片十分賞心悅目

    文字和照片一樣令人欣賞

    謝謝光年兄讓我們長知識, 期待光年兄的留學記(鄉民用語是敲碗....)

    忙碌的空檔偷偷進來休息一下

    ReplyDelete
  10. 晴媽還在醫院嗎?還是回家休息了?

    ReplyDelete
  11. 唉,真是很討厭的一樁事,不小心動到版型的程式,又亂掉了... :-?

    ReplyDelete
  12. 四二九韓國城暴動事件﹐發生在一九九二年的洛杉磯。

    一九九一年三月三日﹐加州交警在公路高速追逐一輛竄逃的車輛。黑人駕駛 Rodney King 在被逮捕時﹐遭數名洛杉磯白人警察痛毆﹐過程被旁人錄影。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四名刑警獲判無罪﹐引發黑人社區不滿﹐導致暴動。

    縱火搶劫隨暴動而四處蔓延﹐落杉磯的韓國城受到波及。當韓裔商家店主報警請求援助﹐卻得到警方的答復﹐已無法處理失控局勢﹐要他們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消息經過電臺的廣播傳出﹐許多韓僑便自持槍械趕往韓國城﹐捍衛商家。

    原先本來是一場黑白的種族紛爭﹐突然一夜變質﹐韓裔被莫名其妙地捲入暴風中心。暴動持續六天才結束﹐造成五十幾個人死亡。一星期後﹐三萬多名韓僑聚集洛杉磯﹐參與遊行抗議。

    ReplyDelete
  13. 因停電造成大規模的搶劫縱火事件﹐發生在一九七七年的紐約市。當時我人住紐約﹐身歷其境﹐也是留學生涯中﹐一頁難忘的記憶。

    那是個炎夏之日﹐七月十三日﹐晚上八九點左右﹐屋裡突然停了電。起初不當回事﹐心想又不是颱風或地震﹐以為一下子就能修復。

    但久久等不著復電﹐什麼事也沒法做﹐加上天氣沉悶﹐便外出乘涼。四處走走﹐只見到處一片漆黑﹐即使站在高處遠望﹐還是看不到絲毫燈光。聽到遠處的街道﹐不斷傳來警笛聲﹐忽近忽遠﹐急迫地讓人心慌。不知是救護車還是警車﹐心想在這一時刻的醫院﹐一定慌忙到亂成一團。

    再回屋裡﹐拿著手電筒﹐找出一個使用電池的小收音機。聽聽新聞﹐才知道因為閃電擊中變電站﹐造成全市停電。然而我住的地方﹐既無風無雨﹐又不聞打雷﹐想來閃電必在極遠之處。

    不一會兒﹐收音機傳來街頭發生暴動的新聞﹐有人打破商家的店面窗櫥。剛開始以為屬於不滿情緒的發洩﹐後來才曉得原來是趁黑搶劫。到處有人縱火﹐趁警方和消防四處疲於奔命的時候﹐宵小之輩就闖入無人看管的商家﹐搬空貨架。

    聽到消息﹐心頭震驚﹐也就不敢出門﹐早早關門睡覺。第二天醒來﹐家中仍沒有電。到街上走走﹐附近的商店看來都還無恙。因為沒電﹐沒人開張﹐只見有些店主為窗門釘板﹐在門口架設障礙。想來暴動是有地區性﹐在沒有鬧事群眾聚集的地方﹐商店還能逃過一劫。

    到十四日下午﹐電才逐漸復原。打開電視﹐看人們光天化日之下﹐從商家搬電器傢具回家﹐滿臉喜氣洋洋﹐一副中大獎的模樣﹐但高興沒多久﹐手中的戰利品又被別人搶去。滿街的肆意破壞﹐不見任何維持治安。因為無法理解﹐所以感到極度震撼。

    事後總計﹐全市有一千六百多家商店遭劫﹐超過一千件縱火﹐近四千人被捕。然而停電事件﹐並不全然盡是黑暗。復電光明之後﹐一些非裔從商店的電子戰利品中﹐發掘當年尚未普及的 HIP HOP 音樂﹐加以街頭推廣﹐蔚成一時風氣﹐終於成就一代流行。

    ReplyDelete
  14. 原來我把兩件事混為一談了,果然記也記不清,忘又忘得不徹底,當年太小,現在太老...^^

    光年兄描寫得很精彩,腦海中浮現當年或是電視或是報紙上出現的畫面:韓國人自組自衛隊,手提木棍或棒球棍,在社區裡巡邏。另一畫面則是一堆人扛著一堆自商店裡搬來的家電產品(音響之類),滿面笑容地走在街上...這應該都列入美國街頭的歷史畫面了?

    原來HIP HOP是這樣流行起來的?太有意思了!...^^

    ReplyDelete
  15. >韓國人自組自衛隊,手提木棍或棒球棍,在社區裡巡邏。

    呵呵﹐好像是從韓劇裡看來的﹐韓國黑社會的混混在街頭都這樣演武鬥。不過﹐同樣的戲碼搬到槍支氾濫的美國﹐就絕對不管用。

    洛杉磯四二九暴動時﹐韓國城的自衛隊都是真槍實彈亮擺著﹐唯有如此﹐對意欲搶劫的匪徒﹐才具有真正震懾和防範的作用。

    當年燃引非裔與韓裔正面衝突的導火線﹐除了Rodney King 事件外﹐在一九九一年三月十六日﹐販酒雜貨店的韓裔女老闆 Soon Ja Du 與非裔十五歲女孩 Latasha Harlins﹐ 因一瓶橘子汁起衝突﹐結果女老闆開槍從背後射死了女孩。

    四二九暴動開始﹐韓國城馬上成為非裔報復攻擊的目標﹐Du 家的商店也被一場大火吞噬。

    洛杉磯警方似乎有意轉移非裔情緒發洩的出口﹐對韓國城的縱火搶劫﹐採取放任不管的態度﹐韓國人只好自組自衛隊。直到國民軍入駐洛杉磯以後﹐韓國城的商家才有來自官方的保護。

    ReplyDelete
  16. 原來還有這麼一段酒店風波。光年兄這一提,我倒把一些事連想起來了。我大學好友嫁到洛杉磯,有一年去看她,她跟我說她住的地方學區不好,靠近韓國城。有台灣學生在那附近被黑人圍住,問他們對種族歧視有什麼看法?當時我以為那是黑人找麻煩,故意問黃種人種族問題,現在想起來,他們可能誤把台灣學生當作韓國人了。

    天馬行空,又想到一樁好笑的事。前幾天看美國影集《Grey's Anatomy》,其中一集是醫院裡有了位廣東老太太,只會說廣東話不會英文,醫生急得沒辦法,找同事來翻譯,同事說:『我在比佛利山長大的,我的中文都是在餐廳菜單上學的,而且,我是韓國人!』,哈哈哈!

    ReplyDelete
  17. 老美常常分不清亞洲人。儘管已經說是來自台灣﹐還是有人當我是泰國人。

    在‘清光閒年’曾提到 Keep the Spirit of '45 Alive 活動﹐有兩位大陸同胞身著國軍的軍服﹐代表中國參加二次世界大戰的紀念活動。

    記得有許多觀眾圍著兩位國軍﹐聽他們解說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突然聽到身旁有位老美問國軍﹐“How do you say 'Fire !' in Japanese? ”

    真是讓人七竅生煙﹐居然把堂堂的中國軍人當成日本大兵。

    ReplyDelete
  18. 說真的,那國軍的制服還真像日本大兵有圖為證

    光年兄像泰國人?呵呵,泰國人很短小精幹耶!...^^

    ReplyDelete
  19. 倒也不是因為外貌長相而混淆﹐只是某些少數人搞不清Taiwan 與 Thailand 的區別。

    ReplyDelete
  20. 我知道,我故意說的...^^"

    ReplyDelete

Post a Comment

Popular Posts

所以,睡吧!- 悼忽忽

借代/Margar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