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手記


00

不可否認,在我接觸的少數日本文學或電影中,都看到作者或導演在人生百態中,確切且深刻地賦予細膩的生命情調。東方人的親子情感從來不是口頭上或形式上的表達,不說愛在心裡口難開,即便是怨恨,也是藏而不露。那些幽微的愛恨嗔痴,全化在生活細節中。只有用心閱讀舉手投足,弦外之音,方得以感受到那些久遠的,深厚的情感的重量。

01

《我的母親手記》中感人的一幕
《楢山節考》令人哀傷的一幕
《我的母親手記》以《楢山節考》的「遺棄」作為全片的底蘊,描敍死亡是一場不得不的遺棄。《楢山節考》是為生存而不得不遺棄年邁的父母,《我的母親手記》則藉用這種不得不的逼仄,暗示死亡的終將別離。《楢山節考》中,兒子背著母親上山,一路尋找可以丟棄母親的地方...《我的母親手記》在此更進一步追問:所謂死得其所,身安在?心安在?什麼樣的身心狀態才是死亡時所該處的情境? 如果死亡是不能避免的別離,那麼何處才是別離的終站?

劇末老母親於失憶中與心懷怨懟五十年的兒子達成和解,並於女兒家中安然離世。男主角於電話中向妹妹道謝:『在最照顧她的你們面前咽下最後一口氣,媽媽也很高興的。』,我懷疑導演在此是不是有意探討今日老人的安養與安寧問題,但看到老太太生前與女兒坐在庭院前那心滿意足的笑容,便能明白男主角對母親的死得其所打從心底感謝妹妹不是沒有原因。老母親心中無掛,且於女兒的照顧下長眠,真可謂得其所哉。



02

尋找一個全世界都不存在的小小海峽,那是與媽媽一起渡過的海峽...」,導演用一首小詩,貫穿母子二人五十年的歲月,也成了母子心結解開的鑰匙。


把故事視為男主角於中年時,透過父親的死亡,重新審視自己的成長歷史與家族關係的一段自我追溯的過程亦未嘗不可。童年時,軍人父親是缺席的,父親在他的回憶裡幾乎想不起來。雖然如此,卻不知不覺仍長成父親的樣子,不但在家人眼中如此:背影與父親一模一樣,玩煙盒,喜歡吃蕎麵...這些習慣與父親相同,連他自己都意識到:看報 、穿拖鞋的動作都與父親一樣。意識到與父親血輪裡不可切割的傳承,也才意識到父親的死亡如帶走他身上的一部分。所以他說:接下來輪到我了。

父親帶走了生命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則因母親而保存下來。自此才面對與母親多年的心中盤扣。從小跟著祖父的小妾長大的男主角,因為卑微受鄙視所受的委屈,使他一直不能諒解母親當年把他一個人留在老家的決定。

而母親的失憶成了兩人的救贖。忘卻過往人生中的不如意,忘記丈夫的苛待,忘記與父親的小妾之間的恩怨,只留取了生命中最重要,最純粹的東西。隨著一年一年的失憶,那隱埋記憶中對兒子的思念、愧疚與愛,一層一層地浮現上來。

失憶的母親半夜拿著手電筒巡視每個房間,惶恐的神情像在尋找失去的孩子;半夜拎著錢袋跑到外面,要到兒子曾經游過泳的海邊去看他;孫女問起兒子兒時是什麼樣子,老母親以兒子的詩句回答;在飯店大廳,一個人躲在黑暗中流淚撫讀兒子的詩句;到最後,已完全不認得兒子的老母親,朗朗背出兒子年少時寫下思念母親的詩句.... 這娓娓動人的敍述,一幕幕緩緩地打開兒子的心結,同時也打動觀眾的心,使得老母親拿出皮夾裡泛黃的詩頁時,觀眾不期然地與男主角一同掩面而泣...母親沒有直接回答兒子的誤解,只在無意識間用更深,更重,更長遠的思念融化兒子的心。


03

一直到男主角也經歷了與女兒的分離,才徹底理解母親的心情。在為女兒送行的船上,妻子說出當年母親把他一個人留在老家,是為了為家族保留一脈子嗣。男主角問:「怎不早告訴我?」,妻子說:「你是最近幾年才變得通情達理,以前那裡聽得進去?」。是的,有些生命中的覊絆,得放長距離才看得清。這距離或許是時間,或許是空間。


男主角與母親的心結是在時間裡解開,而與女兒則藉由空間距離的審視,而有了內心世界的彼此觀照。

小女兒琴子比兩個姐姐叛逆,看似最不願為家庭服務的,實則付出最多。不但負起照顧奶奶的責任,並成了祖母與父親和解的橋樑。劇中一再出現琴子在遠處或暗處觀察父親--在書房外偷聽或偷看父親的舉動;從祖母口中打探父親的童年;藉<故園隨想>的採訪,探索父親的成長過程;在樹林間,遠遠陪著父親走一段路;在雨中,看父親在點滿燭光的神廟前照顧母親...她或遠或近地相隔一個距離緩緩走進父親的內心世界。最終看見父親口口聲聲不能原諒祖母,實則是因童年對母親的孺慕與思念未被理解。琴子與父親的和解,不像父親與祖母那樣著痕跡,琴子猶如這場和解中的旁白,是橋樑,是註解,也是結果。因此,她也成了父親晚年的心理依賴。

04

這是一部精緻、細膩又動人的電影,每個畫面的光影都像摻了水,溫潤和喣,日本鄉間的四季流轉,寧靜而有禪意,光是故事與畫面透亮的質地,便已值回票價,更何況演員表現太精彩,樹木希林飾演老人痴呆的母親,演技自然洗鍊,不慍不火,簡直是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而男主角役所廣司風度翩翩,氣質迷人,飾演一個成功的大作家,與母親,與女兒之間的衝突與和解,情感內斂而細膩,每個細節都很到位。

網路上諸多觀影心得,都寫得很好,我只寫自己理解並被觸動的部分,關係電影本身的拍攝與演員的表現,就不再多說。找到一篇想法與我較接近,但寫得更好更詳盡的一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我的母親手記》,本片不容錯過!

Comments

  1. 還沒看過這電影, 但先看過飾演母親演員的另一部作品-橫山家之味

    花的影評寫得極灓緻, 看來我得利用空檔把這部補齊

    ReplyDelete
  2. 謝謝晴媽!橫山家之味我也準備來看。

    演母親的這位演員實在演得太傳神了,把老人痴呆的種種行徑和表情演得入木三分。希望我們台灣電影也能多拍些這種讓老演員有表現機會的電影。

    ReplyDelete
  3. 樹木希林演得平實的很動人,尤其是念詩那段!

    ReplyDelete
  4. 永平對家族故事有興趣,應該也喜歡這部片子。樹木希林的演技真令我嘆服,簡直讓我忘記她是在演戲。

    ReplyDelete
  5. 是啊!尤其此片又有家族中小秘密、小糾葛,導演處理的平實不灑狗血,令人回昧再三!而且父母對子女的不放心也演得入木三分,老母親找禮金簿那段,與手錶那段都平實動人

    ReplyDelete
  6. 對,不灑狗血!不矯情不煽情!...^^

    永平什麼時看過這片的?記得好清楚!...爸爸尾隨女兒到酒吧那場戲,應該是天下父母都作過的?至少心裡這麼跟蹤過...^^

    ReplyDelete
  7. 老母親找奠儀簿和問銀錶下落,都說出老一輩人對人情世故的在意,好生動啊!像發生在每個家庭裡的戲一樣。

    ReplyDelete
  8. 彷佛半年前看過,可是印象一直十分深刻!因為太合胃口了*^_^*

    ReplyDelete
  9. 找個時間來看看。

    ReplyDelete
  10. 我來去找來看...休養的日子比較不無聊...謝謝花

    也許是自小沒了母親...當我成為母親後心中就有個期望.絕對不讓母女間有心結...自今仍朝這個方向努力到生命終了

    ReplyDelete
  11. 56姐跟兩個女兒感情很好,很令人羨慕啊!...^^

    56姐可以多找幾部經典名片陪伴休養時間...( 可以買個iPad來用...^^)

    ReplyDelete
  12. 片中雖然三言兩語帶過老母親與甫去世父親之間的生活互動,但也讓我很有感觸。老母親在父親過世後才"開始"失憶,而失憽後提起許多人事物,卻絕口未提丈夫,兒子很驚訝地說:「太吃驚了,竟然連一個字都沒提起,雖然生前兩個人本來話就不多了...」;再之後女兒說:「媽媽是選擇性的失憶,只記美好的事,不好的事都忘記了,連爸爸對她的苛待也忘了。」

    老母親唯一一次提到丈夫,是在飯店大廳裡,女兒問她要不要上山去看父親,她說她不去,而後幽幽地說:「這輩子對他的服伺,就到此為止吧!」接著一臉遙遠又疲憊地說起:「軍靴好長,要擦的地方好多」,「想便當菜好難」....看到這幕好有感哦~家庭主婦的心聲!...^^

    ReplyDelete
  13. 電影本身著眼點在母子的和解,所以家族中其他人的情緒和性格,乃至人性,都比較蒙太奇。如果真像劇中老太太那樣,衣足豐碩,子女孝順,連媳婦女婿都孝順,那真是福祿壽都享齊了。...^^

    ReplyDelete

Post a Comment

Popular Posts

所以,睡吧!- 悼忽忽

孤獨的寫生者--卡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