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上熟的歐衛矛 by flower @ 9/30/2015 10:51:00 AM 前兩天看著歐衛矛鮮豔橙色的果實,的確有股衝動想放進口裡嘗一嘗,但轉念一想:鳥兒沒吃,肯定是有毒的。...今日一查,果然歐衛矛的果實有毒,含有生物鹼、可可鹼和咖啡因,會引起肝、腎的損壞,甚至導致死亡。貌似小巧無辜的小果實,毒性不小.. 洪永平, Aya Midori, 翠文 伍 and 41 others like this. Comments Vivian Fan 歐衛矛屬歐洲品種,引進北美,屬外侵種。因為個頭不大(小喬木),秋天樹葉由深綠轉為金黃或深紫,加上果實可愛,成為受歡迎的庭園觀賞木。 Like · Reply · 4 · September 27 at 10:33pm 楊玉娟 原來種子有毒..^^很多自然界的生物都是這樣,越鮮豔越可怕,藉以提醒其它生物,別吃我,我有毒。掛在枝頭上,鮮豔欲滴真美。 Unlike · Reply · 1 · September 28 at 5:53am Vivian Fan 歐衞矛是有毒的,但不知其他品種是不是也有毒。大葉南蛇藤?有人嘗過嗎?...^^ Like · Reply · 1 · September 28 at 8:13am 楊玉娟 不曉得,要查看看…^^ Unlike · Reply · 1 · September 28 at 7:27pm Vivian Fan 明查暗訪後,得知:大葉南蛇藤的果實,不可吃...^^ http://www.360doc.com/.../12/0531/11/739537_214932500.shtml Like · Reply · September 28 at 10:04pm Vivian Fan 我發現大葉南蛇藤與衛矛關係還是遠了點,同科但屬以下就分開了。 Like · Reply · 1 · September 28 at 10:06pm 楊玉娟 印象中像大戟科這類都有毒,會不會衛矛也是?昨天剛好有機會撿孔雀豆的種子時,也想那麼美的艷紅是不是也有毒(沒開電腦,手機查很麻煩),但早上又想到山桐子,它的果實串串通紅,每逢成熟季節是許多鳥兒必定留守吃大餐的對象,好像紅色對生物也不盡然全是警戒色。植物世界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知識呢! Unlike · Reply · 3 · September 28 at 10:39pm Vivian Fan 有可能。但與顏色應該無關,若不然像蘋果、櫻桃等等,也是豔可垂涎。(我們好像也討論過,鳥兒是紅色色盲?)....牠們應該也有判別 的遺傳和知識...只是我們還不知(我比較不知啦...^^) 衛矛可入藥,大葉南蛇藤也是。想必是以毒攻毒?...^^ Like · Reply · 3 · September 28 at 10:57pm 楊玉娟 對,鳥兒的色盲我們討論過,我忘了(噗) Unlike · Reply · 1 · Yesterday at 12:20am 翠文 伍 哇!花,還好沒吃,真太危險了。 Unlike · Reply · 2 · 16 hrs 吳客提 鳥兒是紅色色盲麼? 我也不知...還好有想到,鳥兒都不吃,想必有問題...^^ Unlike · Reply · 2 · 12 hrs Vivian Fan 楊玉娟,鳥媽媽,對不起,我記錯了,害妳也跟著弄混。有紅色色盲的是蜜蜂,上回我們討論鳥類,是討論牠們的味覺..^^鳥類不但能分辨五顏六色,還能看到我們看不到的紫外線,所以他們的"視"界比我們看到的更鮮豔、多樣...^^ Like · Reply · 2 · 11 hrs · Edited Vivian Fan 56姐 &客提兄,我猜,真嘗了也不會有太大的事,不會一口氣吃一斤嘛...^^ Like · Reply · 1 · 12 hrs 楊玉娟 糟糕,怎麼我的印象好像是說鳥兒有色盲呢?老了,顛三倒四忘性奇佳無比。 Unlike · Reply · 1 · 2 hrs Vivian Fan 我也是被客提兄一問才想起,上回是討論有些花授粉後會變紅,防止昆蟲打擾,所以才提到蜜蜂有紅色色盲。討論鳥兒的味覺好像是在石頭那兒?説到牠們會不會辨識果實的酸甜。 Like · Reply ·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Comments
悼石頭 by flower @ 5/17/2025 10:25:00 AM 早晨醒來,習慣性刷一下臉書,卻無意中在晴媽的貼文中得知好友石頭結束自己的生命,與這個跌跌撞撞的世界告別了。我的心好痛!她的最後一篇臉書貼文便已透露生無可戀的心情,我原想私訊在台的友人多關照她,但又怕自己太矯情,便把擔心偷偷擱置在心底... 2011 年,石頭闖進我的部落格,還記得她的第一則留言,便是來敲門,之後她總是整宿整宿地不睡覺,在我部落格留言,我是一看到留言就會立刻回的人,那段時間,我連出門買個菜都擔心沒能及時回覆她.... 從部落格到臉書,也是因為石頭。我本只是在臉書註了個帳號,但因為石頭,便開始在臉書貼文,也因此認識了晴媽、蓓蓓等好友。繼忽忽後,石頭是我網路生涯中重要的網友之一。 14年來,看著石頭和兒子小元的成長和崩塌,我的心不斷抽痛,但遠水救不了近火,愛莫能助。 三年前小元走了,這三年來石頭不斷自責,不斷追究到底在那個時間點兒子變得不可收拾?她每一次的鞭笞,我都感同身受,但無能為力--單親喪子,這種傷痛,怎能輕意共情? 三年來,我總預感著,有朝醒來,會收到石頭的死訊,彷彿這是她唯一的歸路,但總也盼著能有一個什麼樣出乎意表的奇蹟。 簡單的活,安靜的死,親愛的石頭便這樣如詩般地香銷玉殞了,她不喜歡多愁善感的,她把凋萎看作自然,所以我忍住淚水,不讓它盈眶,但忍不住還是想說:對不起,石頭,在妳四月的那篇貼文後,我應該緊緊抱住妳的! 這一年的春天,結束得既冷且濕,原來在為妳送行... @ 圖:稀有的藍色西藏罌粟花,送給遠行的石頭 顯示較少 Keep reading
若將情字能參透,喚作風流也不慚--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by flower @ 11/21/2011 06:53:00 PM 不會風流莫妄談,單單情字費人參, 若將情字能參透,喚作風流也不慚。 【警世通言,卷三十二】 在愛情裡,女人往往比男人有擔當,馮夢龍【警世通言】裡的女性人物,一再向我們證明了這一點:如為許仙上天下海與神與人抗爭的白娘娘,如癡情烈性、有情有義的杜十娘。 Keep Reading...
【小孩】-- Little Children by flower @ 2/03/2009 05:10:00 PM 導演 / 塔德菲爾德 ( Todd Field ) 演員 / 派翠克威爾森 ( Patrick Wilson )、凱特溫斯蕾 ( Kate Winslet )、珍妮佛康娜莉 ( Jennifer Connelly ) 編劇 / 塔德菲爾德 ( Todd Field )、湯姆佩洛塔 ( Tom Perrotta ) 看完Kate Winslet演的Little Children,覺得好看,有一種淡淡的滿足感。 全片說的是平靜小鎮裡平凡人物的性壓抑與苦悶,有不得志的男人與寂寞少婦的外遇、中年女子的的性焦慮、沉迷色情網站的中年男子,及慣於在孩童面前暴露下體的性變態者。看似成人世界茶壺裡的暴風雨,導演卻用片名悄悄告訴觀眾,片中那些看似在保護或傷害孩子的成人,其自身行為卻透露出內裡有一個 Inner Child等待著被撫慰、被親近、被滿足。 Kate Winslet 飾演一位主修文學的富家少婦,無愛又無趣的丈夫與照顧幼女的責任,使得她的生活總是若有所失又心不在焉; 小鎮上傳統盡職、心靈庸俗的主婦們更令她不耐且窒息,她唯一能作的,就是把自己放在一個距離以外,以觀察家自居。直到遇上 Patrick Wilson這位連考幾年律師執照都沒考上的家庭主夫,內心浪漫情懷的火焰陡然被點燃,展開兩人情感的一場小小冒險。 兩人相遇的場景與開端,便流洩著童趣的天真:主婦們帶著孩子們在公園野餐,對眼前這位帶著幼兒遊玩的酷爸( Patrick Wilson)充滿嚮往又好奇,於是派Kate Winslet去跟他說話,並且打賭,要是能要到他的電話,便給Kate五塊錢。 兩人第一次談話,才幾句話便透露出Patrick生活的苦悶,他毫不掩飾自己多年落榜的無奈,Kate一語中的地回答:「也許你根本不想當律師。」。兩人幾分鐘談話,Kate走進Patrick心中,而 Patrick則使 Kate 離開主婦們所代表的貧乏單調。 Kate不想 Patrick離開,於是告訴他,如果他能給她電話,她便能贏得五塊錢。這話引發Patrick的調皮,他問:「要不要來個更勁爆的?」,才問完便上前擁吻Kate,遠方的主婦們看到,驚叫連連,抱起孩子們便往家裡跑,邊跑邊責罵Kate:妳真是妳女兒的好榜樣! 本只是一個玩笑式的調皮動作,卻引起外在鄰人的不容(後來主婦們都不與Kate往來),內在亦引... Keep reading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五)-幸福是對重複的渴求 by flower @ 5/18/2007 08:03:00 PM 米蘭昆德拉在卡列寧(特麗莎的狗)那章提到,卡列寧(動物)終極一生的生存意義是建構在與主人周而復始的重複生活裡--什麼時間出去溜狗,什麼時候餵養食物,什麼時刻可以擁抱,什麼表情代表憤怒.....。卡列寧一生最大的渴求,便是等待下一刻預期中的情境如前一次一樣地發生,即便一切都是熟悉而重複,但每一次的發生都仍然帶給牠相同的喜悅與亢奮。正因為這樣的「重複」滿足了卡列寧的渴求,於是渴求成了一種幸福,因為渴求已經被預先滿足了。所以我們的大師米蘭昆德拉藉由他最鍾愛的女主角特麗莎輕輕地說:『是的,幸福是對重複的渴求。』 Keep Reading...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