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一)-布拉格的春天

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布拉格的春天
人們一思索,上帝就發笑

這書已經退燒許久了,但它一直在我手邊,反覆看了多次。一直想寫一點關於這本書的讀後感,但面對這麼偉大的作品,舉筆不禁躊躇。


如果我只是要告訴大家,這是一本好書,大家可以去買來看,那麼我只要說: 「 好看 」、「 一定要看 」、「 不看會後悔 」之類的話。但若只說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這樣的輕描淡寫或與其它書籍等同視之,我覺都不足以表達此書的重量。

我試著把整本書作一個整理,在整理的過程中,再一次走進昆德拉“輕與重”,“靈與慾”,“偶然與必然”的生命命題 ….

作者:米蘭・昆德拉 (Milan Kundera)

每次當我說出這個名字時,我都想像聞者莫不如雷貫耳,倒退幾步,一如小時候看的布袋戲裡,一聽到某大名鼎鼎的名號時,總要被震退幾步--因為他是當今在世最偉大的作家!

米蘭・昆德拉是捷克人,一直以捷克文寫作,《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亦是以捷克文寫成。 我們看到的版本,無論是英文或中文,都不是原文。所以翻譯者的功力,就很被考驗。我看的版本是大陸學者韓少功和韓剛兩位大陸學人翻譯的。我個人覺得翻得相 當好。至於有沒有語意上的錯謬,因為我不懂捷克文,所以無從查證。

昆德拉早年曾受過很好的音樂薰陶和教育,學過作曲;也廣泛閱讀文學作品,寫過詩及劇本;也會畫畫。他自己說:『我曾在藝術的領域四處摸索,試圖找到自己的方向。』一直到他寫了小說,他確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從此走上創作之路。

我猜想,早年他在藝術領域的流浪,吸收的大量藝術元素,不知不覺中成了他寫作的資產。

昆德拉善於以反諷手法,用幽默的語調描繪人類境況。他的作品表面輕鬆,實質沉重;表面隨意,實質精緻;表面通俗,實質深邃而又機智,充滿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許多國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熱」。

故事的背景:布拉格的春天

這部小說,曾改拍成電影,片名即為【布拉格的春天】。 捷克曾經在1968年的三到十二月之間,作一個改革運動,試圖以自己的方式進行社會主義。後被蘇聯阻止,運動失敗。這段時間在捷克歷史上稱為“布拉格之春”。這便是中文片名的由來。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即以這一小段歷史作背景,故事中的人物,其人生便被這段歷史撕開來,有了截然不同的生命結果。 故事的基調: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昆德拉一開始即以德國 諺語:『只發生一次的事就像壓根兒沒發生一樣』,來強調生命虛無的狀態。 


很誠實地承認,這句話我從「小時候」一直讀到現在才懂。書中解釋這句話的那頁,我看了好幾次 ,每次以為看懂了,想一想,又覺好像沒懂,又翻回去看。目前,我是假設我的理解是正確的。...^^ 原來昆德拉先用這句話來強調,我們的生命其實在整個大環境下是那麼無足輕重。可是縮小到個人時,卻又是影響一生的重大抉擇。 舉例來說:從前不是有「十萬青年十萬軍」嗎? 那些青年都是棄筆從戎的學生,他們放棄自己的前途投身報國。 在他們作那個決定時,是他們一生的重大抉擇,就算沒有為國捐軀,他們的人生也將因這個決擇而完全改變。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重」的抉擇。

但是,當歷史走過來了,誰記得十萬青年十萬軍?誰知他們是誰?在整個歷史中他們連個事件都不是。相對於大環境,『就像壓根兒沒發生過一樣』--這就是昆德 拉此書的基本命題:當愛情親情或周遭任何抉擇都升華到哲理的層面時,這些令人迷茫的生命命題,就像一次永遠沒有正式演出的彩排。我們無法因為知道明天會如 何而決定今天要怎麼過。

生命只屬於我們一次,正因我們無法預知完美而作抉擇,所以一切抉擇便有了合理性。 昆德拉告訴我們,幸福不一定在我們以為的地方,任何繁華似錦的花園,也會有感傷的蝴蝶飛過。


相關文章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五)--幸福是對重複的渴求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四)-誤解的詞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三)-偶然與必然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二)-輕與重 靈與肉

Comments

  1. 昨天在臉書才跟晴媽聊到此書男女主角 Thomas 和女士名字,不過昨天我記錯女士名了,以為是 Lisa。

    昨天到今午睡了很多覺,中間的確有記起正確的名字是 Theresa,不過只是覺得很高興<俺把發音都記對了一半>,倒懶得在臉書上更改留言了~ :D

    不料今天就在隨機文章看到花花盛讚昆德拉為<當今在世最偉大作家>,呵呵,蠻有緣的、看起來。 ^_^

    ReplyDelete
  2. 當年,2004年,年幼無知的一些用詞,見解,就請大家略而不見吧1呵呵... 我是說”當今在世最偉大作家”之類云云。

    stone 在電影上映時,(我不知是那一年,我是看DVD的),正在作啥?我想妳是看電影而知道此書的?

    ReplyDelete
  3. 我?我哪有可能花時間去看電影? :D

    這書是在台灣剛有翻譯本時我就買來看了。大概二十幾年總有了吧?所以到現在還能想得起男女主角名字,對我來說已經是火星新聞啦! ^_^

    ReplyDelete
  4. 可能是大一或大二時看的?因為低年級時才有汪老師其楣的課,她建議我直接看英文版、不要看中文譯本。可是那時忙得半死的大學生哪有可能專心看英文小說,當然還是買中文版看得快得多。

    ReplyDelete
  5. 不過查了一下,它的世界首次出版是 1984 的法文版。1986 不太可能就有中文版吧?但一時也找不到我那本皇冠的翻譯版本,所以暫時無從考據中文版是哪一年出的。

    很多現在知名的小說、科普著作或科學傳記,我有的都是它們出版的第一版啦。 ^_^

    ReplyDelete
  6. 皇冠早年的外文小說中譯本,後來在平雲(平鑫濤兒子)掌管出版社後,重新集結為什麼<大師系列>之類的、或叫 Classic 系列,予以再出版。不清楚版權是否重新談過(應該一定有,據說台灣早期的一些翻譯小說有些好像都沒談版權哩,不曉得是否真有過那樣的時代? :D),也不清楚有沒有換譯者。

    現在博客來找得到的皇冠譯本(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64429),標示的出版日期是 2004 年;但明明同一個封面,卻在一篇某部落客寫於 2001 年的本書讀後感(http://helenlhs.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372600)中被引用。這不清楚是怎麼回事?也許是作者看了舊版,卻在文章寫成的幾年以後,才補上一張新版小說封面圖?

    再不然就是新版(Classic 系列版)在 2001 年就已推出,只是博客來的資料不正確。

    但不管是哪個情況,我買的版本,都不是這個封面、也不屬於這個系列。

    ReplyDelete
  7. 我這版本有可能是台灣最早的中譯本,初版一刷於1988年11月出來,我買的是1989年五月的二版六刷。韓少功的譯本被公認為最好的中譯本(後來在一些評論裡得知的)。但韓少功是從英文翻過來的,他在自序裡也認為這樣的譯文必與原文尚有語言上的類隔,所以皇冠後來的譯本,是請人(尉少遲?)直接從法文翻譯過來的。至於翻得如何,我沒看過,不敢置評。

    韓少功的版本,最具影響的一個譯詞,大概就是「媚俗」吧!...^^

    ReplyDelete
  8. 我大量閱讀的時候,大多是看翻譯小說,所以我對台灣作家大多只聞其名,未讀其書。stone說的早期翻譯作品沒有版權,應該是的。那時最多翻譯作品的書局以新潮文庫及遠景為最著名,其它翻印的小書局更不勝其數。學校門口經常在書販販賣錯字連篇的翻譯書籍,猜想都是翻印或胡亂併湊的。(可見那時賣書是賺得到錢的!...^^)

    遠景好像好多年前便已倒閉,新潮則沒有消息,不知安在否?

    ReplyDelete
  9. 這幾天太忙,沒去追臉書的文或留言,所以沒看到石頭和晴媽討論這本書的內容。

    我是一直都記得男女主角和他們家那隻狗狗的名字的...^^

    ReplyDelete
  10. 我沒跟她討論內容啊!我們只是在討論<記名字的沒功力>(我啦) :D

    ReplyDelete
  11. 妳沒說妳的譯本哪家出的?!

    ReplyDelete
  12. 實在有趣了,我一直沒抬頭看上面的主文,原來我這篇文裡沒有把書的封面放上來,哈哈!所以stone以為文中那張海報是書的封面嗎?那是電影封面。

    我的譯本是<時報>的”大師名作坊”系列,這原是在北京先出的,第二年時報再翻成繁體中文在台北面世。

    ReplyDelete
  13. 欸,因為找不到我的書,只好在網路上企圖搜尋我記得的書影,所以當然知道那是電影海報啦!

    只是,我的書應該不是時報那系列的(除非我真的記性嚴重出錯)。所以還是沒找著我看的版本。

    ReplyDelete
  14. 呀!多謝!那大概我的記性果然如約嚴重出錯了! ^^ 這個版本的書影我很熟哩,所以應該是同個版本沒錯。醬找起我那些雜亂書堆來就比較有方向了,感謝~ ^_^

    ReplyDelete
  15. 所以,如果這還真是台灣出的第一個<照翻本>(意思是指從簡體版翻成繁體版而已)(雖然......還是有點懷疑),那就是時報想搭電影便車撈一筆。否則不會遲至 1988 才跟電影一起推出書籍。

    ReplyDelete
  16. 這書是在電影上映後出的,封面上寫著:本書已拍成電影在全球好評上演中!...

    當然是想撈一筆,而且韓少功的譯本當時在北京也很火紅...電影+簡體本的暢銷,雙重保證...
    皇冠大概有鑑於此,直接找上米蘭昆德拉簽約,之後他的書便都由皇冠出了!

    ReplyDelete
  17. 哦,如果單從簡體翻成繁體這事來說,這本當然不會是第一本,我說的是這本書的譯本。

    我得先忙事去了哦...^^

    ReplyDelete
  18.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

    ReplyDelete
  19. 欸~,我不至於連這種事都會誤解妳的用語好嗎 :D
    (這是指:我說的<第一本>指的是『若韓少功本真的是台灣出的第一本lightness of being 的中譯本』,不可能會笨到以為它是這類抄大陸書的第一本的啦。)

    不過台灣出版界之懶,到底始於哪年哪本書,倒是個有趣的(丟臉的)議題。也許可去請教蠹魚頭。 ^_^

    ReplyDelete
  20. 呵呵,我是怕別的讀者誤會,所以畫蛇添足補一句!哈哈哈!

    ReplyDelete

Post a Comment

Popular Posts

少年Pi的奇幻之旅

我打從江南走過

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