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少爺跟我提起卡謬的《異鄉人》,喚起了我中學的回憶。 《異鄉人》是存在主義的代表作,雖然是小說形式,卻是哲理的書。 存在主義,簡單地說就是指對人生所有人事物的存在均質疑,這當然不是指物質的存在,而是形而上的。 《異鄉人》的主角放棄升遷,放棄調往巴黎的工作,母親過世,他的反應也很冷淡;後來,殺了人,審判過程中也不要求減刑,也不上訴,凡事都不上他的心,包括生死。 所謂異鄉,指主角客居他鄉,也意指我們人在世上只是客居。 小時候看這書,蠻被感動,對這種人生態度很羨慕。一個人若不在意榮辱生死,愛恨情仇,他不就是最解脫的人嗎?所謂太上忘情,也許正是如此。 不過存在主義發展下去,成了虛無主義,便會使人變得更消極而痛苦。 存在主義者認為人生不過就是一個『零』,所有的努力和奮鬥都將歸零。但虛無主義者則認為人生不但是『零』,而且是負數。他們認為人生不但是白活,而且痛苦。 這兩種主義,在我們古時的『竹林七賢』已經有這論調了。 現在年紀大些,對存不存在,虛不虛無,反倒也不那麼在意,就是過日子嘛,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