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05

以友輔仁-新年新希望

Image
從 vera 家copy來的: 魔羯座──內在精神的發展 愛情運:★★ 以友輔仁 這幾年來,許多魔羯也許達成了你愛的目標,因此你把很多精力,放在和朋友的往來,打從心底感到內在的喜悅。摩羯在這幾年的運勢,很適合參加各種社團或組織的活動。

好萊塢的聖誕禮物--金剛

Image
King Kong 我相信很多人去看金剛,都是衝著導演Peter Jackson 去的,為他買票進場,也算是向這位大師導演行一個敬禮。 去看這部片子之前,就猜想到劇情肯定蒼白沒有營養,純粹去看科技堆砌出來的娛樂效果。 片子前半大批人員在海上航行,像進入百慕達三角一樣的詭秘,刻意把時空帶離開觀眾的邏輯範圍。所以而後出現像鬼魅一樣的土著,原始時期才有的恐龍,巨大的昆蟲、水蛭、蝙蝠,甚至大金剛,也就不在我們所謂的合理不合理的思維裡了。

張愛玲的出土作品--鬱金香

Image
緣起: 近來【聯合報】刊載了張愛玲與胡蘭成分手後,在一個小報上發表的一篇短篇小說【鬱金香】,感謝網友晴陽將原文及評論寄來,使我雖然身在國外,也能在最短時間內就看到這篇小說的原貌。

佟振保的四款女人

佟振保生命中的女人,正是男人與女人相處模式的寫照: 妓女:只有性 玫瑰:只有愛 王嬌蕊:有性有愛 孟煙鸝:沒有性沒有愛

三言兩語

01 最近,就是最近,我突然對於那些願意將自己才華或人生經驗透過文字或繪畫或影像而傳諸於世的創作者,心存感激。尤其當我從文字天地裡,發覺那種凝結了人世數百年或數十年的精華時,不禁由心地膜拜。

無知

詩中有一首 {四寄 四記 四季} ,我只放了第四寄在Poem裡。 老師說這是我的新詩中寫的最好的,其中又以第三寄為最。 但是我都沒有放上來。因為這詩總讓我想到「路遙知馬力 日久見人心」這話。 當時以四季寫四個朋友,以為自己很認識他們,不到一年的光景,竟都面目全非了。所以我自己是不太願意再看到那幾首詩的,彷彿在嘲笑自己的無知。

選舉症候群

Image
我生活裡有幾位很要好的"左鄰右舍",私下裡以姐妹相稱,連排行都排得清清楚楚。我剛好在中間,排行老三。 我們感情好到一個程度,有吃的一起吃,有錢一起花,誰回台灣就幫誰買衣服,誰家有個啥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是全體動員去幫忙。

愛情的身世--邱比特與賽姬

Image
在希臘羅馬神話裡,邱比特和賽姬這段天神與凡人的愛情,是唯一以『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喜劇作收場的。故事內容很有趣,我們小時候讀的一大堆童話裡,幾乎都有這個神話的部分影子....

認識的人越多,越喜歡狗。

Image
『我認識的人越多,就越喜歡狗。』 羅蘭夫人這句名言,道盡人性的猥瑣,她自己的憤世,也使狗的忠實更揚名立萬。

悲觀哲學家--叔本華

Image
整理一些書,翻到幾本大學時代放在床頭的叔本華。忘了當時到底有沒有看懂,只記得對他的一些思想模式,很是信服。 十九世紀的歐洲,真是人類史上最輝煌的世代。政治上有拿破崙;文學上有歌德、托爾斯泰、屠格湼夫;音樂有貝多芬、華格納、柴可夫斯基;哲學則有康德、黑格爾及叔本華。

張愛玲最後的居所

Image
有在 美國的張迷 ,特地去尋訪她最後的居所,但只提供了衛星圖, 我手邊剛好有司馬新先生提供的照片,一併附上。  

關錦鵬的綿綿此恨--長恨歌

Image
一個人的生命總是比一座城市的生命要短暫。 一個叫王琦瑤的女子在上海繁華過、寂寞過,最後湮沒成灰, 而上海今天卻依然興旺喧囂。 關錦鵬的【長恨歌】,若說它是失敗的,大概是敗在關錦鵬自己手裡。

歡樂三國志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 01 朋友 L 君千里迢迢寄來蔡康永和侯文詠的有聲書《歡樂三國志》,收到時很是感動。雖然朋友之間講究同聲同氣,但不同氣質或不同領域的朋友,卻常會帶來生活裡的驚喜。

不會叫的狗會咬人

隔壁那隻母狗又在亂吠了... 以前以為狗類的品種講究,不過是被人類商業化的一種手段而已,但現在我相信,即便是犬類,的確因為品種不同而有貴賤。這貴賤不是因為被販售時的價格,而是牠本身行為散發出來氣質。

寂寞如斯

好友看我文字裡不斷重複的『寂寞』,笑我是『寂寞的女人』。 我想,我是的。 第一次看到鄭愁予寫的詩句:『擁懷天地的人,有簡單的寂寞』,拿著書本,發了好一陣呆。一時之間東坡的『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等等詩啊,詞的,一個字一個字地在腦海裡滾來滾去.....

商人重利輕別離

怯為商人婦 小時候讀到『商人重利輕別離』的詩句時,小小年紀,已經怯為商人婦。小小腦袋裡,亮亮晃晃地勾畫出一幅『只聞新人笑,那聞舊人哭』的悲慘畫面--我想像商人像舞場裡的舞女一樣,在酒光十色裡坐枱,沒有真心真情。 這幅景象一直跟著我,出了社會接觸到所謂的商人,尤其是業務作得很好的業務人員,我大部分時候僅維持該有的禮數,對他們敬而遠之。

小說是可以這樣訴說的--《一瓢敬倪匡》--張大春

《一瓢敬倪匡》--張大春 【張大春】【2005/11/06 聯合報】 倪匡大量地摘引中國古代傳奇故事、民俗信仰、奇門道術、神鬼勾當,在最表面的層次上看來的確是呼應著丹尼肯的宇宙史推理,不過,玄機還在底下……

七百多個看花的日子
附網路態度

看花,像手掬一捧清泉,喝了,就能走更遠的路。 今年感恩節正好在十月十日,這個日子對我有個小小的意義--很抱歉,無關國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何況,我還隔了個大洋呢!--這個日子,是我在自己版上正式登記為會員的日子,所以這一天就算作是我的開站紀念日。

迎風

Image
風來 八字推開 如掀開心房新抄的電話簿 --讓我重溫老友的名字             (鄭愁予--仙錄)

我就這樣過了一生

廚房≠心房 有位住在西雅圖的太太,年過五十,得了重度憂鬱症,曾經自殺六次未遂獲救。每天生活在恐懼中,不得安寧。 什麼事令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生活優渥的女人,如此鬱悶恐懼?很意外,只是一件芝麻綠豆大的事--在我看來實在不算件事兒--她覺得自己不會作飯了,她害怕不會作飯後的她要何去何從。 這位太太終身唯一的信仰,便是作好一個全職的家庭主婦。她在繁瑣的家事及繁重的子女教育間擺渡了三十年,她相信她作好這一切,是她的天職。 現在孩子大了,回家吃飯的時間少了,她突然像失業一樣,全人失去重量,遊魂似地飄了起來,找不著自己的軀體和立足點。 這事令我很震驚,作飯可以作到要自殺六次來維持廚房的爐火,生命的輕與重竟是偏頗得如此荒謬與滑稽。 乳臭味≠品味 我遇過一些太太,手上戴著與年齡和服飾極不相襯的卡通錶(或是T恤,或是鉛筆盒,或是手機套....舉凡一些用品...),忍不住問她:「怎載這麼可愛的錶?」這些媽媽們不約而同都用一種又是好氣,又是滿足的表情回答我:「孩子們買了不戴,我就拿來戴嘍!」 每次看到這種突梯,我心裡都納悶: "How about yourself?" 為人妻為人母後,就該沒有自己的味覺、視覺、聽覺,甚至品味?? 也許有些人很enjoy這種「失去在你裡」的愛情或親情,但上述那位太太的例子,讓我覺得,長時間忘記或不打理自己的殺傷力,是不容低估的。 自我=給自己三分鐘 女性自我與家庭之間的問題,無論中西方一直以來都很受關注。 我沒有更高明的看法,也無意提倡啥新女性主義,只是很不忍心看到周遭的女性朋友們這樣惶惶度日。誰也沒法教誰怎樣過日子,因為日子怎樣過才舒坦,因人而異。 我對自己的期許,就是每天都要想到『自己』--那怕只有一兩分鐘,也要問一下自己:"How about you today?" 因為我可不想老的時候,因為怕沒飯作而得憂鬱症..........(怕沒飯吃得憂鬱症還可以接受.....^^) -------------------------------------------- vera   看到你標題是第一人稱..嚇一跳...... 還好..原來是說別人...... 以前我也常納悶.. 怎會有人..結婚生子後.. 外在換了樣..內在不見了....

漢武大帝

Image
最近中文台在播大陸的歷史劇--漢武大帝,這種大型的歷史劇,是我喜歡的劇型,難得能讓我坐在電視機前面,一坐就不想被干擾。 小時候讀歷史時,就常常想,如果能把歷史用戲劇方式表現出來,該多好啊--電影肯定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法演那麼長的電影,所以很自然就想到連續劇是可行的。

關於張愛玲的垃圾

我與張愛玲的垃圾--季季 季季小姐在她的部落格發表了一篇當年某作家翻張愛玲垃圾,拿著那堆垃圾急欲求名的真實過程。 有讀者為那位作家辯解,認為那是一位新進作家不小心犯的錯,不應在多年以後被提出來。 我個人是不贊同這樣的辯解。年齡不是一個人犯錯的藉口,人格的成熟度不是建立在年紀大小,而是建立在生命器量上。

玫瑰的名字

Image
這書才翻開,還寫不了讀後感,只是有些小感觸: 語言類隔 什麼是語言的類隔呢? 它不是指因語意不明白而曲解他人的意思,而是指同一種語意,因語言不同,而使使用者產生不同的感受。 譬如當我們要對某人說: 『我愛你』時,經常會說不出口,但換成『I Love You 』時,便自然且深情得多,意義上並無不同,但因語言不同,使語感產生了變化,以致說者和聽者的感受也不同。 最近在看《玫瑰的名字》,一開頭就因為它語言的艱澀而妨礙了閱讀的速度。起初我想,是不是因為翻譯的關係?但謝玲瑤的譯筆,也非泛泛,所以可能原文本身就是艱澀的。那麼是因為不同語言的關係嗎?文字的艱澀,有時並無關語言。 前些時我在讀王禎和的《人生歌王》,開頭的一篇【老鼠捧茶請人客】也讓我頭痛了很久。它是用台語文寫的,可是用台語的思維模式去閱讀也讀不通, 只好勉強先把全文啃下去,再細細揣摩他語言文字的運用。 這便是我們閱讀上的一個難處。 情感透過語言,再形成文字,因幾經發酵或化學變化,領受者與發送者之間的傳達,恐怕已有十萬八千里的誤會,若再經過翻譯,那更有可能產生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的誤會了。 所以讀者各自憑著本身素養而領會作品的神髓便成了理所當然,就像一首歌曲,任憑演唱者各自詮釋抑揚高低,輕重緩急。 我是告訴自己,即便只是要作為一個成功的讀者,也是要用功的。 實質勝於文字 《玫瑰的名字》書名很抒情,內文很推理,感動卻很哲學。 才開始看,便被書中的開場白感動: 『只要有「玫瑰」這個名稱,玫瑰便是存在的,即使沒有人見過玫瑰,或者玫瑰從不曾存在過。』 當人心越來越物化,任何人事物均非要看到,非要聽到,非要摸到不可時,這話又把我們帶回到形而上的領會中。 只要有「玫瑰」這個名稱,它便存在,即便沒有人見過它,或它不曾存在。 只要有「愛」這個名稱,它便存在,即便沒有人見過它,或它不曾被接受。 只要有「靈魂」這個名稱,它便存在,即便沒有人見過它,或它不曾被發覺。  

玫瑰的名字

Image
這書才翻開,還寫不了讀後感,只是有些小感觸: 語言類隔 什麼是語言的類隔呢? 它不是指因語意不明白而曲解他人的意思,而是指同一種語意,因語言不同,而使使用者產生不同的感受。 譬如當我們要對某人說: 『我愛你』時,經常會說不出口,但換成『I Love You 』時,便自然且深情得多,意義上並無不同,但因語言不同,使語感產生了變化,以致說者和聽者的感受也不同。 最近在看《玫瑰的名字》,一開頭就因為它語言的艱澀而妨礙了閱讀的速度。起初我想,是不是因為翻譯的關係?但謝玲瑤的譯筆,也非泛泛,所以可能原文本身就是艱澀的。那麼是因為不同語言的關係嗎?文字的艱澀,有時並無關語言。 前些時我在讀王禎和的《人生歌王》,開頭的一篇【老鼠捧茶請人客】也讓我頭痛了很久。它是用台語文寫的,可是用台語的思維模式去閱讀也讀不通, 只好勉強先把全文啃下去,再細細揣摩他語言文字的運用。 這便是我們閱讀上的一個難處。 情感透過語言,再形成文字,因幾經發酵或化學變化,領受者與發送者之間的傳達,恐怕已有十萬八千里的誤會,若再經過翻譯,那更有可能產生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的誤會了。 所以讀者各自憑著本身素養而領會作品的神髓便成了理所當然,就像一首歌曲,任憑演唱者各自詮釋抑揚高低,輕重緩急。 我是告訴自己,即便只是要作為一個成功的讀者,也是要用功的。 實質勝於文字 《玫瑰的名字》書名很抒情,內文很推理,感動卻很哲學。 才開始看,便被書中的開場白感動: 『只要有「玫瑰」這個名稱,玫瑰便是存在的,即使沒有人見過玫瑰,或者玫瑰從不曾存在過。』 當人心越來越物化,任何人事物均非要看到,非要聽到,非要摸到不可時,這話又把我們帶回到形而上的領會中。 只要有「玫瑰」這個名稱,它便存在,即便沒有人見過它,或它不曾存在。 只要有「愛」這個名稱,它便存在,即便沒有人見過它,或它不曾被接受。 只要有「靈魂」這個名稱,它便存在,即便沒有人見過它,或它不曾被發覺。

妳是我的傳說

Image

傳奇

卡爾維諾曾經說過,所謂文學經典,乃是那種你不會說“我看過”的作品,而是會說“我又看了”的著作。 張愛玲的書,就是這種內涵多到難以窮竭的經典。你可以用任何方式去讀它,都不會讓你失望。 這是一位謎一樣的作家,既善于將生活藝術化,又滿懷著近乎浪漫的悲劇情感,她是名門之後,但她以自己是一個自食其力者而自豪;她既悲天憫人,但時時刻刻又能洞見芸芸?生之可憐可笑……只有她才能同時享受萬?矚目的喧鬧和形單影只的落寞。這本身,就足以成就一段悲壯的傳奇…… 張愛玲是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位傑出作家,而不是作為一個怪人、異人而存在的。也許她將不僅僅屬于現代文學史。遙想幾十年、幾百年後,她會像她欣賞的李清照一樣,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占據一個穩定的位置也說不定,而我們知道,那時候今天?我們所熟知的許多現代作家肯定都將被忽略不計了。 ****** 這是「中國戲劇出版社」為張愛玲出的全集中的一段文字,雖然我不知道張愛玲是不是真的有這麼偉大,或說,真的能這麼偉大,但以一位作家而言,她在文壇所得到的尊重,放在生命的天秤上,這重量實在足矣。而這一切卻又都不是她去爭取或追求來的,所以就更加可貴。

最後的貴族

Image
最後的貴族 章詒和的往事並不如煙 無意中發現章詒和的《往事並不如煙》港版稱為《最後的貴族》。 看到《最後的貴族》這幾個字,我對這本書的感覺才落了實,有了著落。同書名的篇章「最後的貴族」是作者寫康同璧(康有為之女)的篇章,我覺作者章詒和也有著那樣的特質。與其說康同璧是最後的貴族,毋寧說書中的人物,作者,都是中國歷史中,知識份子裡的最後貴族。 所以我喜歡《最後的貴族》這個書名,有著沒落的哀傷,與不得不然的無奈。 我懷疑大陸和台灣書商用《往事並不如煙》作書名,有其市場的考量。 不過,細究之下,同一本書兩個書名,原來是因版本有些不同。港版的《最後的貴族》是較新版本,書中人物對毛澤東的批評和看法,被完整地保留下來。 書裡記敍了共產黨解放大陸後,文革中一些知識份子及高階人員被打為右派的過程及他們的心理掙扎。 章詒和這幾篇文章,原是放在中國名為『老照片』的一個網站,因引起廣大迴響而集結成書。但對我們來說,那個年代飄渺而模糊,人物也幾乎陌生,能引起台灣讀者的共鳴,我有些詫異。 大陸讀者或許是因為能從書中窺見當時領各界風騷的人物,在共產黨治國初期,從對共產黨的幻想,支持,到後來的幻滅,以致生命變成荒謬而無自由,從其中得著某種平衡或治療的過程,所以使此書一時之間『洛陽紙貴』了起來。 而台灣或香港讀者,我猜測,僅是猜測,大部分讀者可能是從書中可以尋得當年淪陷在大陸未出來的父執輩或同儕的影子,藉以祭祀心中的遺憾。 初看此書時,因為對中國那個年代的人事,沒有概念,對章詒和的文字,也像初見面的朋友,還在找合適的握手時機和微笑的弧度,所以閱讀時有些緩慢。這也是我閱讀偏食的原因之一,適應新作家像適應新朋友一樣,有時因為嫌累就放棄了。往往也因此錯失好的作品。 《往事並不如煙》慢慢細嚼,是能讀出它的味兒的,從字裡行間讀出那些人的困卮,掙扎,迷失,與絕望下的自覺。章詒和的文字有著輕攏慢捻的魅力,輕輕緩緩地撥動人的心弦。 書中提及的幾位人物,如章伯鈞、史良、儲安平、張伯駒等人,他們在共產黨初期,因對共產主義的夢幻期待而參政,從政,或支持,而後在鬥爭過程中被利用,被整肅,被折磨的過程,有很深的感嘆。 人的生命或知識,甚至智慧,都太短暫渺小,放到整個歷史的演進中,誰能預測幾十年的變化呢?

寂寞是她的性格

朋友問我,每天有那麼多不得不作的事,有那麼多想理或不想理的人,為什麼還會寂寞?

異鄉人

小少爺跟我提起卡謬的《異鄉人》,喚起了我中學的回憶。 《異鄉人》是存在主義的代表作,雖然是小說形式,卻是哲理的書。 存在主義,簡單地說就是指對人生所有人事物的存在均質疑,這當然不是指物質的存在,而是形而上的。 《異鄉人》的主角放棄升遷,放棄調往巴黎的工作,母親過世,他的反應也很冷淡;後來,殺了人,審判過程中也不要求減刑,也不上訴,凡事都不上他的心,包括生死。 所謂異鄉,指主角客居他鄉,也意指我們人在世上只是客居。 小時候看這書,蠻被感動,對這種人生態度很羨慕。一個人若不在意榮辱生死,愛恨情仇,他不就是最解脫的人嗎?所謂太上忘情,也許正是如此。 不過存在主義發展下去,成了虛無主義,便會使人變得更消極而痛苦。 存在主義者認為人生不過就是一個『零』,所有的努力和奮鬥都將歸零。但虛無主義者則認為人生不但是『零』,而且是負數。他們認為人生不但是白活,而且痛苦。 這兩種主義,在我們古時的『竹林七賢』已經有這論調了。 現在年紀大些,對存不存在,虛不虛無,反倒也不那麼在意,就是過日子嘛,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

三代同堂──金黃色的夢

Image
一直很羨慕家裡有爺爺奶奶的生活,可惜我沒過過那種日子。 我的祖母在父親十五歲時便已離世,我只能從照片中認識她。她清秀而有靈氣,看起來很溫婉。聽說父親到十五歲時,還是祖母幫他洗臉穿衣。祖母受日本教育,有著傳統日本女性逆來順受的堅靱。

會畫畫的電影導演

Image
這張海報是張作驥即將拍攝的電影【蝴蝶】的海報,影像的處理完全出自張作驥的手筆。 電影是以南方澳這個漁村為背景。海報裡南方澳竟然那麼有味道,下回回台應該去看看。

尋找新方向--Sideways

Image
事實上,它只能成長於世上真正特別、偏僻的角落, 只有最有耐心,最懂栽種的果農才能種得出來, 只有那種真正花時間投注心力,瞭解黑皮諾葡萄潛力的人, 才能讓它結出最豐美的果實

佟振保

Image
「振保的生命裡有兩個女人,他說一個是他的白玫瑰,一個是他的紅玫瑰。 一個是聖潔的妻,一個是熱烈的情婦 —— 普通人向來是這樣把節烈兩個字分開來講的。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 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 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人微言輕也是一種自由

Image
最 初架網站時,只是想為某種情感找個出口,所以都是信手拈來,沒有嚴謹。不曾想過要為自己的文字或言論找怎樣有力的證據或理論支持。直到有一天發現,搜索引擎像深海雷達一樣地探測而來時,我突然緊張了起來。

『我愛他!』

Image
最近在看章詒和的《往事並不如煙》,看到她寫史良。 史良年輕時與羅隆基有一段情,羅風流又有才氣,史良因他移情而告分離。另嫁一位陸先生,陸先生對她十分體貼呵護。 文革時羅隆基被歸於大右派,史良寫給他的情書因而成為史良被鬥爭的工具。鬥爭中史良一直被按著頭,彎著腰,但當她被問及與大右派羅隆基有何關係時,她直起腰,抬著頭說:『我愛他!』 看到這一段不禁掩卷而嘆。 是不是每一個女人深處,都有一段愛情的悲痛?無論外表上她有怎樣的高姿勢?愛上一個人,儘管多年以後,儘管風流已成黃土,儘管愛已成空洞沒有意義的宣示,是不是在生命攸關處,:『我愛他!』三個字仍是最後的吐納? 驀地想起張愛玲。 她終其一生未對胡蘭成相關事宜發表任何。如若她沒有離開中國,如若被鬥者是她,她是不是也會像史良一樣,在最後的一刻,無顧胡蘭成的下作及背棄,抬著頭向世人宣示:『我愛他!』? 愛情的沒有道理,即便在偉大或天才的女性面前,依然霸氣十足地佔著它們的地位。

家暴

這幾天看台灣新聞,看得有些不舒服,又是王靜瑩的家暴,又是啥電視美女遭男友凌虐。看到兩位女主角不計形象地跳出來揭發真相,不禁感慨良深。 王靜瑩的丈夫是許多女人眼中的白馬王子,年輕帥氣又多金;而那位電視美女的男友卻是個學歷不高整天無所事事在網上混的無賴;這兩種男人,並沒有因為先天或後天條件的天差地別,而給予女性不同的對待。當他們遇到問題,唯一的解決方法,一樣是暴力。

War Of The Worlds(世界大戰) --看天才已老

Image
昨天看完史帝芬史匹柏的世界大戰(War of The Worlds),看完只有一句話:史匹柏可以退休去養老了。 對我們這種喝好萊塢奶水長大的觀眾來說,或多或少都對史匹柏有一點兒寵愛,也因為這種寵愛,無形中就有更高的期待。實在無法接受這位天才居然也能「出槌」到這種程度。

群眾之惡

群眾是盲目的,更是惡毒的,此證見於群眾運動時,手持木棍或鐵棍,威威然衝向另一方的人,他們平日很可能是敦親睦鄰的好鄰居,或古道熱腸的善心人士。人心,一旦隱於群眾,沉潛的惡或毒便躍躍然地粉墨登場,急於在短短幾分鐘內痛快淋漓地演它一場。群愈大,殺戮之氣愈是雄渾逼仄。

衣帶漸宽終不悔

最近在看顏崑陽老師的散文。 文中述及他童年在台灣南部的漁村生活,很被感動。那種在清寒貧苦中尋得的小小歡樂,已不是我們這一代或下幾代人可以想像或領會的了。 看到他說從小就把自己許給了文學,不禁心有戚戚焉地笑了起來。原來我們這些醃在同一缸醬缸裡的人,竟是這樣地有志一同。

龍應台評小說

Image
昨天想起了【龍應台評小說】這本書,不是想起內容,而是想起它引發的一些事情。 【龍應台評小說】出版後,龍應台說,有人寫信罵她,用盡一切侮辱的辭句後,罵她是「妓女」。更有甚者,匿名寄一張撕去一角的冥紙(以示咀咒生效)給她。還有老作家,說她是「左派御用文人」,「性冷感」。 龍應台當年剛回國,在文壇沒有任人情包袱,所以自認評論很客觀,沒有任何私人主觀的情緒。 可是,為什麼會有人恨得寄冥紙給她呢? 猜想是她的評論擋了某些出版商的財路,以及摧毀了某些作家自我陶醉的城池? 人有時不是不認識自己,只是因為一直沒有被拆穿,所以也就自我催眠地告訴自己,所有的缺點都不存在,都沒有人看到。一旦有一天被拆穿了,就手忙腳亂了起來,氣急敗壞了起來,只好謾罵,譭謗,跳腳。 我比較意外的是,這些我們平日所尊重的文人們行筆為文時,不都裝載著謙虛,客氣嗎?為什麼一旦面對別人指出錯處時,竟也是這樣地不堪一擊? 龍應台如果有錯,大概就是犯了太誠實的錯。肖像,不能畫真實的像,要畫出對方心中所想望的像。 幸好這位龍大姐沒有屈服,她說她非常喜歡那些冥紙,『一張薄薄的粗毛紙,萬千憤恨之意盡在其中,充滿了象徵的美感。』。書的開場白便是以「冥紙愈多愈好」為序,幽了那些氣急敗壞的作者一默。 這就是我喜歡龍應台的地方,充滿知性的勇敢。

待月西廂下--近看崔鶯鶯(二)

Image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王實甫     崔鶯鶯是唐人小說裡,性格最複雜的一位。 短短兩三千字,崔鶯鶯情緒的變化,層次豐富而不斷帶出高潮。

待月西廂下--近看崔鶯鶯(一)

崔鶯鶯,張生,紅娘這幾個名字因為【西廂記】的地位與廣傳,已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在【西廂記】裡,讀者之所以心甘情願地跟著男女主角歷經千辛萬苦,是因為傳統戲曲給了讀者一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承諾:「私訂終身後花園,落難公子中狀元,奉旨完婚大團圓」。所以觀眾們相信,所有的眼淚,終將栽種出團圓的花果。

在棋盤裡才有意義

在韓少功的訪問裡,他說了這麼一段話:『漢語中的 「他」,在 「她」出現之後,就有男性的意義了;在「它」出現之後,就有人稱意義了。「他」的意義是由「她」,「它」以及更多其他的詞所決定的。 其實一個人也是這樣,其意義也是由其他人所決定的。沒有哥哥,你就不是弟弟;沒有下級,你就不是上級;沒有左派,你就不是右派...所以,純粹個人是離開了棋局的棋子,什麼都不是,只是個零。你就等著退化和返祖吧。....有些個人主義者不懂這一點,總是沉溺在自戀自誇之中。』

打抱不平

每次看到有人對張愛玲人身攻擊,總會惹動我的怒氣。可能這又會被設定成所謂的張迷,盲目崇拜。 實則不然。 好比我們在街上看到一個好端諯坐在那兒的孩子,什麼也沒作,什麼也沒說,路上經過的人,卻因為好奇,走過去拍她一下頭,扯她一下帽子,或推她一把,踩她一腳;目的只是要讓人因為這孩子而注意到他,注意到他的惡作有多高明或多殘忍。 這怒氣與其說是出於維護張愛玲,倒不如說是出於打抱不平吧!

何事春風容不得

又看到有人罵張愛玲,說她的神秘是加工出來的矯飾。 罵完了,自己還得意洋洋地說:因為我不是個東西,所以能暢所欲言。 頗有市井無賴的味道 。  張愛玲從來沒有為自己加工,她只是把自己放在一個她認為舒適的位置,而那個位置正好是我們觸及不到的地方。如果有人認為她神秘,或高貴不凡,那是因為人們自己注意到她。 一個想要製造形像的人,無論在台灣或在美國,她都可以用手段達到目的。 罵的人說,張愛玲如果在台灣,也許會是另一個三毛,曹又方,胡茵夢。這話真是令人啼笑皆非,暴露說者的粗糙與魯莽。把三毛,曹又方,胡茵夢放到美國,她們就會變成張愛玲了嗎? 人與人之間真有所謂氣味相投這事。不喜歡一個人或一類型的人就全放在一個籃子裡,恨不得扔到海裡滅頂,丟在地上踩碎。 為什麼要因為別人的處世態度與自己不同,就任意論斷呢? 妳喜歡吃蘋果,人家喜歡吃梨,有何不可? 妳喜歡譁眾取寵,爭取掌聲,人家喜歡孤芳自賞,輕視掌聲,有何不可呢? 如果把自己關閉起來是一種矯飾,那麼站在台上,叉著腰,昂著頭,指指點點的人,何嘗不是一種浮誇? 批評張愛玲者眾,王安憶下面那篇文,實則也是一種批評。但那樣的批評讓讀者更認識張愛玲,也進一步了解她的作品。而現在很多人批評張愛玲,只讓讀者看到作者自己,看到他們的浮淺和躁進。 余秋雨的東坡突圍說的就是,小人為了留名而陷害蘇東坡。 每次看到有人很用力的在罵張愛玲時,我總是想到文字背後,是個什麼樣的動機?  

要人氣嗎?寫情色吧?!

Image
看到一些寫情色相關的blog都人氣旺盛,突然覺得,我們寫這些八股的東西,還真只能自愉,無法愉人哪。誰整天面對著正經八百的四書五經不嫌累呢?... 有機會遊一下園,驚一個夢,來段西廂記,辣一點兒的來段金瓶梅,不是很刺激又夠味嗎?...都市人的疲乏,只有在聲色犬馬中才能得到短暫的慰藉,即便這慰 藉輕薄又廉價。

恩師

在 vera 家,看到她寫以前在學校時,受到老師的冤枉以致影響了求學心情,看了感觸很多。 我們那個年代,對師執輩的敬意仍是仰之彌高的年代,為師者一個不經意的眼神,一句未經思考的評論,都深深影響我們。我一直都相信,一個人的性格成長過程,所遇到的老師,是具相當影響力量的。也因為這個想法,使我即便在有機會的情況下,亦不敢從事師業。我知道自己無法成為好的老師。

王家衛的意亂情迷--2046

Image
王家衛的意亂情迷--2046 熟悉的身影 最近重看了王家衛的《阿飛正傳》和《2046》。 曾經看過《花樣年華》,而為劇中梁朝偉和張曼玉一段苦戀而悶悶不樂的人,到了《2046》或許能隨著梁朝偉在眾女間浮蕩不羈的放逐式情感而得到一種暫時性解放...如果你能不去記憶過去的話。

女人味不足

Image
有朋友因為我在政治性的話題作了回覆而感意外,理由是,他以為我是"浪漫唯美"的,對政治不會有興趣。 這讓我想起我的年少時代......

女性情誼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究竟要有多寬,很難拿一根尺來量,因為它不是一個實質的刻度,而是一個人智慧的表現。 在有距離的情況下,我們比較容易接受別人比自己的好。一旦這距離被拉近了,別人的好就模糊了。久而久之,對方的謙遜變成偽善,樂觀進取變成汲汲營營,親和 的笑容變成虛情假意...其中一方若在朋友間有些美名,更被近距離的所謂好友視為浪得虛名(無論這名是關乎人品或作品)。

張愛玲的影響

前些時,跟一位朋友討論到台灣女作家的文章,朋友對台灣女作家所描寫的女性世界過於扭曲而感到不耐。 我忘了告訴他,始作俑者,還是張愛玲。 由於張愛玲小說往往將讀者逼到一個角落去審視書中人物的內心世界,這世界含括了人性裡陰沉晦澀的一面。 張愛玲為了呈現這種真實人性,書中人物的性格便被塑造得陰森森,即便是七巧,也難逃這種陰森森的晚年。 台灣女作家思想的覺醒,張愛玲的影響是深遠而厚實的,但真正令她們有勇氣跳出來的,是李昂的殺夫。 自此後,女作家們爭相揭露女性心理,而最隱晦難以啟齒的,便是性。一時之間,性慾縱流,描寫越來越大膽。正常的男女關係已不足道,總要越寫越暖昧,越扭曲,越混亂。 不過,結果如何,目前也略見端倪。 那些作薾自縛的女作家們,被困在自己的情慾亂倫裡,反倒沒能真正在文壇上佔得一席之地。 唉,有些擔心,華人作家裡,咱們台灣實在表現得太弱了。

Image
2005.04.30 近來因為周遭朋友的生老病死,或是戀情的轉換無定,心裡有很虛無的感覺。有什麼能信任?有什麼要執著?有什麼能陪著到天長地久?

想念徐克

Image
兒子看了『功夫』後,對中國功夫大為讚歎,心目中的英雄立刻從Spider Man變成周星馳。 我跟他說,還有更厲害的!誰??..黃飛鴻!!

大人的童話--『小王子』

Image
『小王子』這本小小的作品,並不因其輕薄短小而被世人等閒視之;反之,在其字裡行間的淡淡哀愁中,所透露出的哲理,份量之重,可與大仲馬的《基督山恩仇記》並肩而論。 作者安東尼聖修伯里是法國一位飛行員,生平經歷了世界大戰並流亡美國。『小王子』一書是他在流亡美國其間寫成的。

功夫 --打通任督二脈後的周星馳

Image
我對周星馳的印象實在很模糊了,他最近幾年的作品,我都沒看過,所以沒法把這部功夫跟其它作品作比較。 片中演員的表現很令人驚喜,演技精準而有特色。喜感不再是刻意誇大的猥瑣反諷,而是隱隱然在全劇劇情的舖排下,娓娓透出來。

遊魂收容所

Image
忘了在誰家,曾經看到這麼個連結。雖然沒有進去,但對這個名詞,思索了許久。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用遊魂來看待網上的人,一隻一隻飄泊的魂魄。走了一站又一站,只想尋得與深處交契的處所,能稍稍停留,甚或被收留。 有朋友向我反應,我站上某人的留言讓人很不舒服(知者知之,不知者亦勿再問),問我為何縱容不作處理?其他朋友若也有此疑惑,我這篇就算是一個解釋吧。

才女的愛情

因著張愛玲在愛情上的失敗,許多女作家或所謂的才女的愛情,一直被廣泛討論著。 無論男女,才華這二字,永遠都是被心儀與仰慕的字眼。一旦落實在人身上,它就成了頭頂的光環,熠熠生輝。只是心儀與仰慕,畢竟不是愛情。就如美女或俊男的外貌一樣,它吸引人的目光,卻吸引不了人的真心愛意。 以張愛玲百年難得一見的才氣,分得胡蘭成的愛情,並不若小護士或小寡婦來得多一些。小護士或小寡婦也許也受胡蘭成感情上的折磨,只是她們沒有因著名氣而被同情。在胡眼中,她們都只是女人。 若有人因著妳的光環而來,不要相信他的愛情。這是女作家們從張愛玲身上得到最深切的遺訓。

人間沒個安排處

台灣出版界近些年,總偶而會出些當代作家選輯,無論是小說或散文。 每回在出書選作者或文章時,張愛玲總會被提及,但最後都不在名單之中。 張愛玲的文學成就是在台灣獲得肯定與最大迴響,並且也影響了不少台灣作家。張派張腔直到如今仍在台灣文壇傳承傳唱著。論到台灣作家,她似乎理當首推。 但仔細想想,她的作品裡沒有提到過台灣,連人也只來過台灣一次,短暫停留。 她不是台灣人,在血緣上已屬疏遠;沒住過台灣,沒有地緣上鄉親;人不親,土也不親,要把她放入台灣作家行列,實在牽強。 中國作家中,更不會把她放進去。她沒有經過鬥爭的苦痛,沒有經過文革的衝擊;沒有下過鄉,沒有勞過改;在生命基調中,她沒有中國當代作家文風裡的苦,所以她也被排除在外。 那麼海外作家,總稱得上了吧?對不起,她出國後就沒有作品了。晚年幾篇,也是應台灣出版界的要求,收錄早期作品。 就這樣,這位文學成就被推崇的民國女子,人間沒個安排處。 她的飄零,是時代性的,罪不在她。 王德威的說法最寬容,她屬於當代華人作家。我們沒法用地域性來界定她,因為她也超越了地域。

天邊一朵雲得獎了

Image
蔡明亮的第八部電影--天邊一朵雲,得到柏林影展2005年的銀熊獎。 因為得了獎,一刀未剪地上映。很多人開玩笑的說,我們總算可以名正言順看A片了! 我並不是衛道人士,不會因為影片涉及性話題而不能接受,對這部影片裡的情色尺度,因為沒有看到片子,不敢置評。 只是上回建中那位學生,以一篇AV女優而得了小說獎;這回蔡明亮拍了這部情色電影而得國際影展獎,這現象有沒有一點兒暗喻?暗喻台灣社會的確已是如此肉慾縱流?抑或是創作者的過度渲染? 不知道蔡明亮這部電影,如果不是得了獎,在台灣有沒有可能上映?     情慾..自古至今.. 一直都存在.. 在創作裡面..比例增加.. 我覺得是一股潮流.. 不論文學..電影..藝術.. 這些年來..總是有一股一股的風潮去探討政治..社會..等等不同的議題.. 而現在剛好輪到情慾...... 藝術圈大約在10年前開始流行以情慾為主題.. 花花應該記得悍圖社裏.. 我指過某張圖給你看.. 大約在2.3年前達到令人反胃的氾濫程度.. 到現在..仍算是主流之一.. 我很期待什摩時候會流行起另一股別的風潮.. 不是不喜歡這個議題.. 實在因為..太多了..蠻膩的...... 這樣說..意思並非這部電影不好.. 我雖還沒看..卻對蔡明亮有相當的信心.. 因為..我喜歡他的「愛情萬歲」.. 裡頭也有情慾......  2005/03/18 19:06  刪除     南風   中國的社會現今是處在想吃又不敢吃,想要吃又怕吃不到的處境中...... 就拿妳這圖來說吧.... 男女主角就看到一隻大腳丫.... 難到我大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男女的情慾表現....只在一隻腳ㄅ鴨子?.....[疑問] 待老夫偶先去看看這部片子在作評論.... 這圖的男女的腳丫子都不迷人,〈忍不住看看自己的腳丫子,還真是美極了〉 等看了片子在說唄...[沈思]   2005/03/18 20:09  刪除     flower   情慾因為禁忌而更被好奇,更牽引H性偷窺的慾望。所以我個人認為,走情慾路線算是走捷徑......無論文學或藝術。 對蔡明亮這種級數的導演,我會期待他能另創風潮。(蔡明亮的電影,我總嫌它不夠大氣。) 這張劇照,我已經是挑最保守的一張了,...

安全感的期限

Image
最近心情很down。 在溫哥華十年間,一直很受一對夫婦的照顧。他們照顧我們到一種程度,會讓我們想以後要好好孝順他們。 最近這對夫婦的先生,疑似患了胰臟癌。這使我們都難以接受,也難以承受。他才五十三歲。 這位先生是走到那裡都覺得很美,吃到什麼都說好吃,看到什麼人,都是好人。家財萬貫卻從來沒有架子,對人從來沒有詭詐。 知道病情後,他一直安慰我們,那種置死生於度外的泰然,更讓周遭的人感動與不忍。 前兩天在他們家裡,我實在忍不住哭了出來。我害怕再也聽不到他的笑聲和歌聲,害怕再也聽不到他口口聲聲的說:"好美哦!""好好吃哦!" 我也害怕他的妻子失去他,他們伉儷情深,總是夫唱婦隨。一旦失去了他,我怕她不知要消沉多久。也想起他們的女兒,正在讀大四。我失去父親的時候,也正是這年齡。喪父之痛,在年輕的生命裡,將會是多沉重的打擊。 生命無常,但每一個當下的 安全感,期限究 竟有多長? 我們不能因為生命短暫而縱情恣意,但我們怎樣接受一個生命正要飛黃騰達時戛然而止? ----------     R: 2005.3.13         碰到這種事情.. 旁人再怎麼悲傷.. 也無法挽救殘酷的事實.. 唯有深深記下他的好.. 盡力讓對方明瞭他在大家心裏的重量.. 他的欣慰感受或許是減輕遺憾的方法之一吧.. 花花寬心保重啊......     R: 2005.3.14         謝謝vera..[獻花] 有時生死的事不是看不開...是捨不得.. 但願一切都只是虛驚一場,斷層掃描報告周四會出來。     R: 2005.3.15         最近看郭台銘喪妻,也不禁要唏噓人世的無常。     R: Cathy 2005.3.15         ...